學童健康|拆解兒童晚睡原因 專家:活動空間欠規劃 習慣在睡床做功課
發佈時間:12:49 2023-04-07
小朋友習慣ZOOM網課的生活,動不動一整天留在房間,甚至影響作息規律。最近有家長個案分享7歲兒子升二年班後愈來愈夜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遇上這個情況,家長應與小朋友多溝通,同時可以看看以下兒童活動空間規劃誤區,是否也出現在你的家中:
誤區一丶讓小朋友習慣在睡床上做功課
小朋友習慣吃早餐丶做功課丶打電動都離不開睡床,一些看不過眼的家長會訓話幾句,也有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能完成功課就能寬容處理。然而,許多人都未有意識到,這個習慣並非只讓人看起來懶散而已,實際上也擾亂了大腦對活動空間的劃分。
即使香港家居環境狹小,但不論房間面積大小,建議盡量將工作區丶睡眠區和玩耍區分開,透過空間小改造,清洗大腦對房間區域劃分的記憶。簡單如更改書桌擺放位置丶加一塊隔板丶豆袋椅,都可達到效果。如果實在無法作出空間區分,也可安排小朋友在客廳做功課。
當小朋友習慣在睡床上只有睡覺這一項活動,大腦晚上自然而言便能休息下來。相反,如果小朋友習慣在睡床上做功課,大腦和身心會停留在的緊張和高壓的狀態下,難以放鬆。同樣的效應,也時常在失眠的成人上發生。
誤區二丶房間只需要一盞燈
如果無法加設太多家俱,使用光線和可調冷暖色的燈具,也可以創造不同的空間。冷光適用於做功課,暖光適用於休息和睡眠。從睡眠健康角度,在嬰幼兒階段,涼爽、黑暗的空間能令睡眠質素更佳。隨著小朋友成長,可以在床邊加設讓孩子獨立開關的黃光閱讀燈,增加安全感。
誤區三丶晚上關起房門令小朋友獨立
晚上關起房門對於訓練小朋友獨立並無直接關係,一些小朋友更對於關上門缺乏安全感。倫敦兒童心理健康中心的研究發現,自小獨自睡覺的小朋友反而容易產生較多的壓力荷爾蒙。因此,父母可以讓子女選擇是否關門,亦可在床邊加設小玩伴,既能安撫孩子,也增加房間溫馨感。
文: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博士,及健康顧問丶嬰幼兒睡眠專家禤秀雯 (IG@stephanie.huen)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