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主辦可立中學 不斷設計創新課程 讓學生才德兼備 思維創新 高瞻遠矚
發佈時間:10:38 2025-04-07 HKT

位於新蒲崗的嗇色園主辦可立中學,自創校55年來一直以嗇色園「普濟勸善」為校訓,專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道德教育。校方致力於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以應對未來的社會需求。校長黎洛琪表示,學校的核心價值在於教育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這一方針引導學校在教學、活動及課程設計上不斷探索與創新,力求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4大教學特色 強調體驗應用 激發潛能
黎校長指出,可立中學的教學特色主要體現在4個層面:「首先,學校強調『跨學科體驗學習』,讓學生在不同科目之間建立連繫,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例如,學校曾組織學生前往日本大阪,本年度將到挪威交流,學習環境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經驗,切身體驗全球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另外,英語表達能力亦是學校的一大重點,全校採用英語授課,鼓勵學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英語,從而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及自信心,讓學生迅速克服語言障礙,能夠流利自如用英語與人溝通。」

與此同時,黎校長指學校積極推動ESG(環境、社會及管治),依循嗇色園各屬校以道教思想崇尚自然與環境共生的宗旨為行動基石,讓學生學會關心社會和環境,培養良好的公民意識。「近年,學校因應科技發展加入人工智能(AI)輔助,例如教師可運用AI工具進行個性化教學及協助修改作業,亦會用AI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調整內容,大大提高學與教效能。」黎洛琪校長引述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2025未來就業報告》,引入AI將為全球企業消除900萬個職位,但同時創造1,100萬個全新就業崗位:「我們需要栽培學生的核心技能,包括運用AI及大數據的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創意思維能力等,以提高自己未來的競爭力。」

重視身心健康 五育融通學科
在全人發展方面,可立中學十分重視身心健康,定期舉辦「健康月」活動,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培養體能和團隊合作精神。「我們亦有籌劃義工活動讓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以最近的『愛心湯』活動為例,學生親自收集街市剩餘食材、製作湯品及送給區內獨居長者,既能學會珍惜資源,亦有助培養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黎校長補充,為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可立中學根據教育局的要求,將「德、智、體、群、美」五種中國傳統美德的教育融入各學科之中,例如在科學課中教授珍惜食水資源,了解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家校合作 培養成長型思維
在中學學生成長期間,家長與學校的角色相輔相成。「學校積極推動家校合作,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和活動,以促進家長對學校教育理念的理解與支持。」黎校長指出,設立「家長學堂」能讓家長能夠學習如何支持孩子的自主學習與生涯規劃,學校還會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增進家校交流,合力共同關心學生的學業和心理健康,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從而更好地支援學生的學習經歷。「我們以培養學生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為目標,期望學生能相信自我能力可靠努力來增進,願意嘗試錯誤,從挑戰困難中成長和獲得成功。學校每個措拖都是為學生的未來着想,相信當學生們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時,更能激發潛能,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嗇色園主辦可立中學
地址:新蒲崗爵祿街15號
電話:2322 2229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s://www.holap.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