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晤科企巨頭 近7年第4次召開企業座談會 過往恒指兩升一跌

更新時間:12:36 2025-02-17 HKT
發佈時間:12:36 2025-02-17 HKT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今日(17日)上午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總理李強、常務副總理丁薛祥出席座談會,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翻查資料,自2018年以來,習近平曾主持召開三次企業家、專家或企業家座談會,三次座談會均有多位包括民營企業家在內的企業家參加,圍繞當時的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需求,提出了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方向。

盤點過往3次重要的企業家座談會,港股恒生指數都有較大波動。第一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在2018年11月1日召開,恒指當天漲1.75%,收報25416點,隨後一日暴漲4.21%至26486點,其後整個11月都維持波動市狀態,且縱觀2018年10月至12月底,在座談會前的10月30日曾創低位24540點,至12月底則低位反彈逾5%。

第二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則於2020年7月21日召開,當日恒指升2.31%,收報25635點,但翌日7月22日急跌2.25%,其後亦反覆向下,直至9月25日低見23124點後,才見底反彈;第三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召開於2024年5月23日,當日恒指跌1.7%,收報18868點,一直到5月底整體處於跌勢,至5月31日收報18079點,累挫逾4%,但大市到了8月5日更低見16441點,其後才開始反彈。

至於今日港股中午收市前,內地官方正式公布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的消息和照片,恒指半日升41點或0.2%,報22661點。

相關文章:習近平據報將與馬雲、馬化騰、雷軍等科企領袖座談 鼓勵擴大中外業務 DeepSeek亦有份

即睇出席商界及科企代表:

央視視頻畫面顯示,面向主席台包括是:
●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巨企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
●中國乳業公司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
●中國能源產品製造商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中國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
●中國最大飼料生產企業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永好
●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
●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
●中國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製造商小米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
●中國網絡安全企業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

第一次:2018年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

2018年11月,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及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與會者包括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藍思科技董事長週群飛等民營企業家。當時的大背景是首次當選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對華發起貿易戰,座談會明確要解決民企面臨的困難,並澄清所謂「國進民退」的爭論,表明支持民營經濟。

座談會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體系的內在要素」,提出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並走向更廣闊舞台。會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優化營商環境、解決融資難題、減輕企業負擔等,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次:2020年7月21日創業家座談會

第二次是2020年7月21日的企業家座談會,與會者包括海螺集團董事長高登榜、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等。

當時正值新冠肆虐,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及混亂,會議強調「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增強信心、迎難而上。

習近平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強調保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鼓勵企業家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

第三次:2024年5月23日企業與專家座談會

第三次是去年5月23日習近平考察山東時,在濟南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會議背景是中共三中全會前夕,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會者包括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劉明勝、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左丁、安踏體育用品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德國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徐大全、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等企業代表。

習近平強調,改革是發展的動力,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

習近平提出,改革要堅持守正創新,注重系統集成,既要積極主動,又要紮實穩健,並強調要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將改革措施落實到位,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策略目標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