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拆解特朗普關稅戰目的 倘內地不救市或協商 最壞情況「捱足四年」
發佈時間:06:00 2025-04-08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於所謂「解放日」(4月2日)宣佈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後,引爆全球股災,為美國1930年拯救高企失業率後再次實施高關稅政策,惟當年實施關稅壁壘後,卻令全球景氣大蕭條惡化。經濟學者徐家健對此認為,特朗普是企圖透過關稅一次過實現增加收入、保護本地生產及作為國際貿易談判籌碼三大目的。他又指,中國迅速回應反制美國,香港亦會受波及,除非內地推救市方案或與美國協商,否則市場或需要長一點時間恢復。
徐家健指,美國歷史上最早期開徵關稅主要是為了賺錢,幫政府增加收入,所以自美國立國至1860年期間,是關稅最高的時期,關稅收入亦是最重要;到了中期即1861至1933年,保護本地生產主宰了關稅結構;及後由1934年至特朗普出現,關稅政策又成了國際貿易談判的籌碼。
他表示,特朗普在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時已推出關稅措施,但增加關稅後,美國經濟不但沒有蕭條,對美國貿易亦沒有很大影響,相反為政府增加不少收入;同時,中國的貿易亦不是跌太多。
相關新聞:特朗普關稅戰背後有何邏輯? 料推冧股市鋪路6月減息 拆解「劇本」如何走
不純粹賺錢 為談判增籌碼
談到今次推關稅措施,徐家健指特朗普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當面對美國龐大債務及赤字問題時,增加關稅有其誘因,希望短期內令美國稅收增加;但補充指可能過了一年半載、持續這麼高關稅的話,貿易亦會下跌,稅收也會下跌,在內部壓力下,關稅措施亦會相應調節。
另一方面,他認為特朗普也希望快點與其他國家協商,因如果是純粹為賺錢而加關稅,就不用再談下去,反之今次則一早打「開口牌」,預料與別國商談。他坦言,相信特朗普最終提出的關稅方案,未必所有國家都會增加如此多的關稅。
相關新聞:特朗普稱不希望股市大跌 但有時候必須「吃藥」 堅稱美國會變強大
中國加拿大反制 不代表不協商
徐家健又指,雖然中國及加拿大今次很快作出反應表示會反制美國,但反制也不代表不會商議,只是純粹擺一個「高姿態」,惟雙方協商期間的不確定因素將令到市場不安。如果中國未有推出救市方案,或未有與美國磋商,相信對短期內整體市場仍是不樂觀,而香港毗連中國亦會受波及,一旦雙方企硬,預料中港股市短期內或再跌逾10%。他更指,現在不是最壞時候,如果最終協議不成,相信整體經濟或會捱一段時間,最壞是要「捱足四年」。
另一方面,近日美國全國多地有民眾示威反對特朗普的政策,為其1月再度入主白宮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徐家健表示,雖然示威人數不少,但現時美國很分化,特朗普民望仍很高,支持特朗普人士暫時仍佔很大比例,而且示威行動亦不會令特朗普原本的支持者反過來上街。
相關新聞:
港股收跌3021點 成交6208億 黃國英:全球化基本玩完 籲關注本周一個日子|港股收市
VIX指數一度飆至60高位 數據揭極度恐慌後 一周後有83%機會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