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退市屬金融核子戰 中國可警告拋售美債抗衡|陳新燊

更新時間:10:23 2025-04-17 HKT
發佈時間:10:23 2025-04-17 HKT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假如美國政府指令中國相關股票退市,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顯著短期動蕩。

受影響規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7日,美國交易所上市中國公司共286家,總市值約為1.1萬億美元。正常情況下,中國ADR每日交易量約50億至100億美元;退市事件可能激增至250億至500億美元。

退市公告將引發恐慌性拋售,投資者因擔心流動性下降和股票可得性受限而迅速賣出。阿里巴巴(BABA)、京東(JD)、百度(BIDU)等美國存托憑證(ADR)股價可能暴跌。美國主要指數(如標普500、納斯達克)可能出現波動,但因中國股票佔比小,整體影響有限。退市後,這些股票的交易將轉回港交所(388),惟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上升,價格波動加劇,投資者難以理想退出。

部分資金或轉投倫敦東京

另外,美國零售投資者,尤其是無法進入香港市場的,可能因OTC交易風險拋售持股。養老基金等機構受投資規定限制,常禁止持有OTC證券,可能被迫拋售,加劇股價下跌。部分投資者將資金轉向美國或其他市場,提振倫敦、東京等交易所。

市場情緒與地緣政治緊張方面,退市將加劇中美貿易和金融緊張,削弱跨境投資信心,可能引發科技、消費品等行業拋售。中國當局或採取報復措施,如限制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或加徵關稅,進一步擾亂全球市場。

過渡期流動性及估值受損

至於對公司的運營影響,退市公司失去美國資本市場渠道,融資成本上升,影響依賴美國投資者的科技公司。公司可轉至香港或上海上市,如阿里巴巴、百度已有雙重上市,但過渡期可能導致流動性和估值受損。

現時逾50家公司已在香港雙重上市,港交所是可行替代,因滬港通和深港通便利內地及全球投資者交易。但上市需費用和時間,估值可能低於美國,亦是其中的挑戰。

面對強迫退市,中國的對策包括實施報復性限制,限制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準入,或加徵關稅;同時鼓勵退市公司轉至上海或深圳交易所,通過補貼或簡化流程支持,或促進至港交所上市。

另外也可實施臨時資本管制,或激勵內地投資者購買股票;中國人民銀行也可干預匯率或注入流動性,減輕沖擊、市場穩定。強迫退市是金融核子戰,中國應該警告會拋售美債抗衡。

相關文章

債息急升逼使特朗普暫停關稅 非受股市影響 猶如英國卓慧思減稅計劃

美國國債遭異常拋售 三大原因失避險功能 專家料成中國反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