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真光集中小幼3校力量 中英兼擅助升小銜接

更新時間:18:20 2022-10-24 HKT
發佈時間:18:20 2022-10-24 HKT

私立獨立幼稚園同樣面對收生困難。對九龍真光中學(幼稚園)來說,中英兼擅語境有利學生投考其他直私小學。幼稚園部校長葉靜敏表示,該校現時約有百分之十的學生流失,主要為移民,亦預計今年的申請表格減少百分之十。該校原址為九龍城,受重建影響搬往校舍大一倍的黃埔現址,辦學團體校董會撥款「逆市」擴充校舍資源冀增加家長報讀信心。

集結中小幼力量

總校長李伊瑩表示,學校屬非牟利,就算現時本地外籍教師流失高,仍堅持聘請足夠的外籍老師: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更放棄教席返回家鄉,更多是「跳槽」。
李伊瑩指,幼稚園的外籍教師不乏「上流」往小學,甚至中學、國際學校任教,猶幸該校開學前已填補相關空缺,維持全校每班一位外籍教師(全校合共四名)長駐班房,營造英語語境。
創校一百七十周年的九龍真光,中小幼雖非「龍校」,幼稚園部同時取錄男生,逾五成學生獲聯繫小學取錄,不過李伊瑩強調,視乎該年報名人數,幼稚園部大多獲優先取錄。拍攝當天,中學部的姐姐便到校教小師弟妹繪畫和諧粉彩,而新校舍門外的璧畫亦由中學部學生操刀,正是歷史悠久的學校能營造的舊生承傳的歸屬感。

舉辦活動 聯繫社區 

現時該校高班課程已滲入不少初小元素,鞏固學術能力銜接小一,葉靜敏舉例說,疫情下該校的網課與時並進,很早已錄製教學短片,幫助學生觀察老師口型練習發音,將長期戴口罩影響發音的程度減低。「小朋友的資訊科技能力的確因為疫情進步不少,他們懂得拍攝短片,給老師聽自己講的故事,老師又可以給評語,這種互動交流從未間斷……這是私校在逆境下要有的進步,與時並進。」

李伊瑩補充,九龍真光小學屬英文小學,座落九龍塘區屬學術水平高的校網,因此該校熟悉小學課程要求,而設計幼稚園課程時,學術程度亦銜接當區小學水平。「幼稚園階段可以做到的教學內容,會用適合小朋友的方式教,當然也要篩選,像初小才教英文語法,便不會在幼稚園教。」


逆市下,不少私幼於下午時段兼營遊戲班(Playgroup),公開招收其他學生以增加收入來源,並開拓學生生源。李伊瑩指,遷新校舍後將加強與社區的聯繫,校內不同活動、部分收費課程計畫開放給同區其他家庭參與。「好像家長教育課程,免費大型講座等,過去我們請過陳美齡主講,讓中小幼家長參與,將來這類活動都可以給其他家長參加。」她坦言,香港現時適齡學童人口下滑,反而是辦學團體如何立足社區,做好自家課程,包括公眾教育。

課堂睇真啲

觀堂時高班的其中分組活動,有小朋友正在學習「四素句」:時、地、人、事的組句,學生從不同詞彙字卡,插入適當位置。李伊瑩表示,不是要學生認識「四素句」三字意思,他們見過有記憶,內化便成為知識。當然,學生基本上已經掌握句字所要求的元素,不過延伸不同詞彙罷了。
觀堂時高班的其中分組活動,有小朋友正在學習「四素句」:時、地、人、事的組句,學生從不同詞彙字卡,插入適當位置。李伊瑩表示,不是要學生認識「四素句」三字意思,他們見過有記憶,內化便成為知識。當然,學生基本上已經掌握句字所要求的元素,不過延伸不同詞彙罷了。
九真中文課程向來有口碑,相片所示屬低班工作紙,學生寫「土」字,旁邊有不同配對詞彙,旨在讓學生有認字記憶,而非囫圇吞棗同步學寫複雜字。
九真中文課程向來有口碑,相片所示屬低班工作紙,學生寫「土」字,旁邊有不同配對詞彙,旨在讓學生有認字記憶,而非囫圇吞棗同步學寫複雜字。
李伊瑩表示,戴口罩影響學生辨識面部表情,在課堂上特別加強學生了解不同情緒。
李伊瑩表示,戴口罩影響學生辨識面部表情,在課堂上特別加強學生了解不同情緒。
(右)九龍真光中學總校長李伊瑩 ;(左)九龍真光中學(幼稚園)校長葉靜敏
(右)九龍真光中學總校長李伊瑩 ;(左)九龍真光中學(幼稚園)校長葉靜敏

文:羅惠儀

圖:伍明輝、黃頌偉、羅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