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身心健康正向教育 設立「情緒小屋」促進友愛關心 ︳梁永樂專欄

更新時間:19:05 2024-07-22
發佈時間:19:05 2024-07-22

保良局方王錦全小學推「正向校園」:要學習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前的人覺得早睡早起、飲食均衡,已經算擁有健康人生;今時今日,除了身體,我們還會關注精神健康。你身邊有沒有一些朋友或長輩,對飲食非常謹慎亦恆常運動,但人生觀十分「灰暗」,抱怨工作伴侶子女人生?我望着他們,覺得這樣的人生,其實也「健康」不到哪裏去,輪到自己教養下一代,當然不希望重蹈這個覆轍。

建立20年的「健康校園」關注心理健康

我知道屯門區有一間津貼小學,20年前已經將學校打造成為「健康校園」,從小朋友飲食和運動入手,是全港第一間獲「健康校園金獎」認證的小學。到了2018年,學校對健康校園的關注更全面,將「正向校園」鎖定為主要發展目標,除了身體之外,還照顧學生的心理健康。經歷疫情和停課後,不少學校和家長都發現,學生朋輩相處和面對學習壓力的技巧都有待提升,紛紛向這間學校取經。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這間是保良局方王錦全小學,校長郭秀慧20年前已經在該校任職,一直非常認同學校以健康校園為目標:「如果學生沒有健康的身心發展,就沒有精神學習,也不會有好成績。」這跟我「食飽和瞓飽先算」的教養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意義重大的「情緒小屋」

學校近年集中提升學生的正向情緒和正向關係。正向情緒,不代表要天天快樂,第一步是學習接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校在每個課室門口設立「情緒小屋」,學生每天進入課室前,都要先「打咭」,達自己今天的心情。郭校長話,如果當天有默書、測驗,表達緊張心情的學生會多一些,當他們見到其他同學仔跟自己一樣緊張,會覺得自己的負面情緒被接納和肯定,從而減少焦慮的感覺。透過「情緒小屋」,有時老師、學生會留意到,某個小朋友今天不快樂,也會主動關心和問候,促進小朋友同理心的發展和校內關愛精神。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早學早享受」

學校另一個傳統,是義工服務活動。學校會鼓勵學生在校內服務自己的同學,例如六年級同學,會幫助小一學生檢查手冊和功課; 全級小四學生又會外出進行探訪獨居長者的義工活動,並透過「長者學苑基金」申請撥款,舉辦讓長者一同參與的活動,促進長幼共融。在云云服務對象中,學校選擇以長者為對象,是希望結合中華文化禮孝的精神,培養學生懂得感恩和回饋之心。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有人話「快樂其實很簡單」,但如何保持積極心態,就是一門大學問。一個心理狀態健康的孩子,會有更多自信和彈性去面對壓力和挫折,亦更擅於跟別人合作和溝通。正面的人生觀,絕對是一個「早學早享受」的人生技能。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梁永樂 — 資深傳媒人、教育公關
擔任教育公關超過十年,同時為香港電台家長節目 《我們不是怪獸》及商業電台教育節目 《334校網》 主持人,致力將學校特色、優點,透過媒體及各種途徑宣揚,讓公眾特別是家長了解學校的理念更多。

梁永樂 — 資深傳媒人、教育公關
梁永樂 — 資深傳媒人、教育公關

相關文章︳香港學生壓力山大爸爸媽媽怎麼辦?前校長教3招助孩子處理壓力問題︳梁永樂專欄

相關文章︳子女管教︳小朋友做到這3件事反映父母教得好!識「道歉」是好表現

相關文章︳父母快樂的5大條件 爸媽開心 孩子長大後才懂追尋快樂︳梁永樂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