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向孩子說「不」!專家教3個方法如何不說「不」又能教導孩子︳兒童心理
發佈時間:17:22 2024-07-29
「不要亂跑!」、「不要弄污校服!」、「不要這麼嘈吵!」香港父母很多時都會對兒女說不要這不要那,強硬式管教無疑是可以讓孩子服從,看來就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可是,長遠下來「不要」這兩字卻令孩子常認為自己犯錯,漸漸失去主動和積極性。家長不妨試試用正向思維的說話來教導孩子,讓他們聽話又有自信。
孩子失去探知精神
跟孩子說「不可」、「不要」通常都很湊效,可是久而久之他們就認為自己像是做甚麼也是錯的,既然是錯就不如不做,對新鮮事物變得不再積極,失去了勇於嘗試和探知精神,怕萬一出錯又會被責罵。漸漸地,他們的心態會變得負面,對事實亦有曲解,例如「不要四圍跑!」,長期下來會被孩子認為多走動和活躍就是錯,整天也坐在一旁動也不動就「最安全」,令他們欠缺活力。其實,家長可以換轉說話方式,例如「不要亂跑!」改為「慢行一點,就不會撞跌一齊玩的小朋友,又沒有這麼易跌到!」;「不准食雪糕!」可以說「上星期才病好,我們今天不如飲橙汁或者食一件小蛋糕,都一樣好味呢!」。
失敗也是一個體驗
為人父母總希望盡量讓孩子每一天都開心快樂,不需要承受苦果,然而一些沒危險性的失敗往往是孩子好好學習的機會。小孩子總會跌跌碰碰,總不能怕跌倒就不學行,曾有一個媽媽很緊張孩子吃的東西是否有營養有益,帶孩子到餐廳看餐牌挑菜式時,孩子想吃的大都會被媽媽說「不准」,長期下來孩子也不再看餐牌,隨父母給他選擇了。有次課外活動,孩子跟同學們一起吃午餐,他像是不懂選食物般,老師更誤會其自理能力比其他同學低,要面見家長。其實點餐可以讓孩子多嘗試不同的食物,即使有時他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味道,亦要鼓勵他盡量吃完,不要浪費食物,這樣同時亦可以讓孩子從中體驗選錯食物的結果,下次就會更懂得選擇迎合自己的味道了。
不說「不」的方法
作為母親,我明白很多時候「不要…… 」都是衝口而出,事實上遇上緊急的事情,亦應該盡快制止孩子的行動,保障他們的安全。然而日常生活中,可以換角度思考,以引導代替說「不」,例如「我們不如將玩具讓給弟弟,你可以看圖書,又可以找爸爸下棋,都一樣好玩」、「明天去公園可以慢慢走,看看樹上的花和腳下的草」、「停低看清楚,拖着媽媽才可以過馬路,胡亂衝過馬路很危險」,以正面和引導的方法,聽起來就「舒服」多了。
點擊圖片瀏覽如何不說「不」又能教導孩子的3大方案:
臨牀心理學博士鄭穎珩Profile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院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學會會員
相關文章︳全職媽媽等於打2.5份工!從OL變C9新手備忘 當快樂家庭主婦的4大原則
相關文章︳小朋友初次搭飛機大驚大哭?專家教路6個方法紓緩孩子機艙恐懼症︳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