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校長專訪︳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創校總校長兼學校顧問劉筱玲博士 花香滿途一輩子 都付笑談中
發佈時間:13:56 2024-11-12
神級校長專訪︳中國人的命運周期,以天干地支所算,第一個紀年為甲子年,60年為一甲子,既是開始也是終結,有終有始,循環不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創校總校長兼學校顧問劉筱玲博士(下稱劉博士),今年告別前線,退而不休。60年,繁花盛開,沿途留下一路馨香,相逢一甲子,都付笑談中。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創校總校長兼學校顧問劉筱玲博士 一切榮耀歸功於幸運
台灣已故劇場大師李國修的座右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活脫脫就是劉博士的寫照。出任保良局蔡繼有學校(下稱CKY)總校長多年,今學年劉博士交棒,退守學校顧問,劉博士的榮休晚宴以「花香滿途60載」為主題;常說「做好一份工」,打從柏立基教育學院畢業後,劉博士60年來只做一份工,而且做得有目共睹,一切榮耀劉博士只歸功於幸運。「真的非常幸運,第一所服務的學校是60年代的徙置區學校,後來派到循道學校,我的子女也在那裏就讀,而圖書教學、趣味默書等都是在那裏萌芽實踐。」當時劉博士「求」校長,讓她額外買多四套課外書。「一級有四班,四套就可以輪着看,一個學期下來,小朋友至少多看四本課外書了。」
天天開心 繼續扮靚
非常喜歡教書的劉博士,本無心更上一層樓,其女兒卻提醒當日年屆40+的她「現在不申請(校長),到你50多歲時人家就不請你了」,加上當時劉博士修讀教育學院復修課程正在寫論文,主題就是自己想推行的圖書教學。「有熟稔的教育局人士跟我說:你不當校長就推動不了這些理念。於是我便決定應徵。」結果,劉博士當上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的校長。
女兒在劉博士上任第一份校長差事前,提出了三個要求:化妝、主動和別人握手,以及不要執垃圾,聽落有點搞笑,卻盡是女兒對母親的關懷。「女兒說當上校長要見人,所以要化妝,握手是本來我不擅社交,過往出席社交場合都只會躲在丈夫身後,女兒是提點我日後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多握手,(那為何不可執垃圾?〉做老師時,眼見地上有垃圾會二話不說拿起掃帚,媽媽都是這個模樣,所以她提醒我這些工作以後要交給別人了。」
往後劉博士紮根CKY,孜孜不倦至今年才退休,女兒又可再訂下退休要求?「有啊!就是享受人生、天天開心和繼續扮靚;女兒見過我工作有多狂熱,所以提醒現在要享受人生,可是我就是要返學校才能享受人生(笑),所以她順道提多一件事:放下執着,不要甚麼事都要求做到加零一。(繼續扮靚呢?)她說你開心就自然會扮靚。」劉博士提起女兒一臉慈愛,母女之間肯定好甜。
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走進CKY校園,有一道牆壁鑄上了劉博士的教育理念: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其實這句話,是開校時跟家長和老師們說的。當初創立這首間一條龍獨立私校,就是不想升中時淘汰學生,讓他們直升中學完成12年的課程,然後一同參加IB國際預科文憑試(IBDP)。這句話亦是希望老師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不要告訴我誰優誰劣,所以我不排名次,不按成績分班,我們相信孩子,更要相信自己。」劉博士經過這些年,眼見這麼多的孩子,覺得最新的這一代有何特質?「首先,我說的good at something,不單指成績,知識需要能運用才有價值, something包括行事為人,勇敢真誠,能尊重人,也能合作合群,在今天這新世代裏,更要能掌握科技,接受挑戰!」
全港語文菁英計劃
由老師到當上校長,多年來劉博士特別重視語文發展,中英並重,早於24年前便跟有志之士共同創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推動中、港、台、澳兩岸四地老師的教學觀摩交流,第一年(2002)在香港舉行,當時CKY校舍還未建好,獲分區教育局支持借用別的新校舍舉行,當年各省市都有派代表出席呢!最讓劉博士開心的是促成四地老師的示範教學,讓四地老師能互相觀摩學習,這活動四地一直輪流主辦,後來更舉辦「同課異教」,證明學無定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同年獲教育局撥款支持舉辦「全港語文菁英計劃」,最初只辦小學,後推廣至中學,每年有約300所學校參加「菁英大賽」!可以想像有多好玩,賽事包括作文、演講、朗誦、辯論和問答比賽,全是即席進行的,後來甚至有才藝表演。
萬事起頭難,劉博士說當年要為總決賽最後20名決賽者佈置按燈搶答的環節,甚至要勞煩教授幫忙呢!每年選出的小學和中學分別各十位金獎菁英,劉博士和委員會帶領他們代表香港到內地各城市交流,分別有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又會把入圍決賽的50名同學的作品結集成書,派發至全港所有學校作參考之用,劉博士談至眉飛色舞,有獲獎學生後來更成為公開試的超級狀元,成績斐然,然而光輝於刻下先要定格,只因活動無人接棒,但邀請專家學者的研討會將會繼續舉辦,劉博士已獲邀到各地作專題演講,也會邀請有興趣的老師同往,因為學習和分享是不能停下來的!
語文老師要活起來
就算已不是司職校長,劉博士仍然關心老師,認為老師的角色在這個新時代,也應該順應轉變,尤其語文老師要(靈)活一點,老師的角色要從一個知識的傳遞者、答案的提供者、成績的評核者,轉變為一個刺激思考和討論的導師,「不要只為了考試,要善於聆聽,並能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和學生一同參與研究和評核,未來的知識不單是知識,還要顧及實踐和運用,更要有生活的價值,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轉變,永遠不忘品德的教育。
家長要與孩子共讀
近年家長和孩子都抱怨「中文最難學」,劉博士身為語文教育專家,正好請教。「是的,一直以來家長只想子女學好英文,時移勢易,現在連幼稚園的小朋友英文也琅琅上口,那麼中文呢?十多年來,我和家長辦了個『聊書會』,常常鼓勵他們在家裏要和孩子們一同閱讀,如果他們只愛讀英文書,也要鼓勵他們讀中文書,培養閱讀習慣是終身受益的,要推動孩子閱讀可以從趣味、輕鬆的故事開始。」所以十幾年來,劉博士每逢周會都講故事。
劉博士強調先要有興趣,自然有動力去學習。「每一個中文字背後承載了幾千年的文化及歷史,曾經在周會請同學競猜甲骨文字,同學們都熱烈參與,這就是趣味。此外『聽說讀寫』是一個整體,要連結起來,不應只重視詞語的認識及默寫,語音、語意、語法之外,『語用』才是最關鍵,一定要真實、自然和有趣地運用出來。學校舉辦『世界教室』學習活動,每年到海外交流,都讓學生把真情實景和感受寫出來,同時每年把同學的作品編印成冊,互相分享,是很有效的學習方法。」最重要是讓孩子建立自信,信心加強了,就會更懂得表達自己,能聽能說能讀,自然就能寫。
說到閱讀,CKY多年來在中、英文科以圖書及文學作品教學,這也是劉博士花了大半生心血實行的教育理念,「語文的學習可以很靈活、很深入,也可以用大膽一些的方法去演繹。」或許劉博士正正是「大膽」的人,更貼切的是有膽識,當年試推行時,家長滿腹疑團:「用圖書教學會唔會學到嘢?」但不足兩個月,同一批家長已忙不迭說好。早年當劉博士還是老師時,同學與家長都很緊張默書,她已大膽實行「趣味默書」。「除課本外也會默一些課外的字,例如同學名字、歌名、同學的文章等,只加分而錯字不扣分,大家都很高興,有時得到超過100分,覺得很好玩呢!」真的聽到都開心,為何小時候沒遇上劉博士呢!
後記:不能取代的傳統
劉博士曾說過「鼓勵創新,但不能取代傳統」,在卸下校長身份後,劉博士希望CKY最「不能取代的傳統」,是難能可貴的愉快而有效的學習氛圍。「教到你好高分是一回事,但返學不開心就是徒然。」要論CKY的功成,劉博士說是家校合作。「常常說『要讓家長走進來,把小朋友帶出去』,我們的家長很投入校園,圖書館、café都有家長義工身影,對家長的付出是百分百認同。我常說學生是最重要的,他們返學開心又學到知識,才是學校的使命。」 —— 學生是最重要 —— 六個字,劉博士溫文道來,字字鏗鏘,代表着一份平靜而溫暖的陪伴。或許教育這條路永遠不會是康莊大道,但至少有人在路上肯為下一代搭橋鋪路,路是人走出來,永遠為了走得更遠而走出來。
文:劉佩樺 圖:鄭慧盈、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體育科擬納入呈分試點攞高分?專業教練教提升體適能 平日做一動作作訓練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馬鞍山聖若瑟小學3大準備迎接體育科呈分 設智能運動程式/體適能獎勵計劃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台山商會學校國際級資格老師推動體育發展 新興運動發掘孩子興趣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家校合作 推動全民運動 備戰體育科呈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