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100日│臨床心理學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 教孩子學3大社交技巧助成長

更新時間:07:15 2024-12-20
發佈時間:07:15 2024-12-20

小一100日︳小一入學的孩子其實只有六歲,身心各方面都需要特別關顧,思言兒童發展及治療中心總監 / 臨床心理學家魏詩然(Athy)說開學已兩個多月,大部分小一生會逐漸適應小學生活,但仍然要留意孩子的情緒及社交。

從細微處支持孩子

Athy說情緒管理與社交互動是一脈相承。「如果孩子正面而開心返學,很快就會認識新朋友,媽咪日常可問孩子『隔離位同學叫咩名?』、『小息一齊做咩?』等,從中得知其社交狀況。」如果一切順遂,Athy建議可協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按時完成功課、自己執拾書包等。此外,還要幫孩子持續建立安全感與自信心,讓他們繼續投入小學生活。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這需要家長從細微處去支持和鼓勵孩子。鼓勵確實非常有用,中國人社會習慣批評,每當孩子嘗試新事物,家長常會『唔係咁呀』,每做一步收到一個negative feedback,漸漸令孩子不敢再嘗試。別忘記大人角度你做到的事係應該,但孩子其實無『應該』。」Athy說簡單如讚孩子「今天自己完成功課,大個仔!」,孩子已自覺要keep好big boy形象,「孩子feel good自然會繼續做好」。

臨床心理學家魏詩然(Athy)(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臨床心理學家魏詩然(Athy)(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共同制定時間表

若然孩子始終抗拒上學,Athy認為先要探究原因而不是責備。「家長可以在輕鬆的情況下問孩子小學好玩與否,然後再逐樣細問,在他們描述情況時,嘗試鼓勵他們分享感受,並解釋為何有這些轉變。」要是孩子感到上學很焦慮,要他們分享感受會較難,家長可嘗試找一些關於新校園的故事書,藉親子閱讀來了解,若情況較嚴重,就要尋求學校輔導員或專業心理人士幫助。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對小一生來說,生活習慣的轉變也是未能適應的原因之一,Athy建議親子共同設定簡單的時間表。「他們已經是小學生,開始有自己想法,不能只有媽媽一個制定時間表,商量好時間表包含固定的作息和休閒時間,他們參與度多一些,願意follow的機會才高一點。」Athy說這種有結構的安排,可以讓孩子更快地適應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也要保持彈性,勿過度嚴格,以免增加壓力。」

教孩子學3大社交技巧

一般家長都會擔心朋輩相處問題,該如何教導孩子跟同學相處之道?「的確有些孩子因為不想沒朋友,於是同學叫他做甚麼都行,所以家長要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以及學習設定界限。」以下是Athy建議的3大學童社交守則。

社交技巧1. 學懂設定界限

這一點非常重要。家長可先告訴孩子,同學之間甚麼可以說或不可以說、可以做或不可以做,如何互相尊重,讓他懂得不用為了跟一個同學玩而做一些不該做的事。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社交技巧2. 有禮貌地說不

當孩子被要求做不喜歡的事時,可以有禮貌地拒絕,絕對可以說不,不用過度遷就同學,若感到當下難於處理,可先離開現場。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社交技巧3. 學習處理吵架

家長可以在家示範如何處理小衝突,告訴孩子吵架時要先冷靜下來,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鼓勵孩子分享和聆聽,這些才是建立健康友誼的基礎。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家長要有合理期望

因着工作關係,Athy處理過很多小一生抗拒上學的個案,除了學校環境,不諱言家庭也為孩子帶來一定壓力。「香港家長一直對孩子的要求很高,我們設定的學習目標,不應該是『考到80分還是100分』。」Athy喜見近年多了學校毋須小一同學考試,但未來學業要求會逐步增加,家長可從小培養孩子的正面學習態度。「讓孩子意識到努力和進步的意義,並在達成目標後給予鼓勵。家長還要避免比較,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中成長,更要安排適度的娛樂和休息,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學業挑戰。」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文:劉佩樺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小一100日同學心聲︳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小一生最關心「食」 校長向小一生送上三個字

相關文章︳小一100日同學心聲│小一啟蒙禮播「成長片段」感動家長 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校長:孩子適應力比想像強

相關文章︳小一100日同學心聲│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辦小一百日宴 小一生各司其職家長眼淚缺堤

相關文章︳小一100日同學心聲│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予孩子「身份認同」 小一生:「原來咁多人食飯好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