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成立學院支援同路人 巴黎殘奧銀牌得主陳浩源:「SEN及殘疾人士一樣有價值」
發佈時間:18:44 2025-01-13
親子專訪︳「如果有人肯學,我不介意免費教。」簡單一句,足顯今屆巴黎殘奧輪椅羽毛球WH2級男單銀牌得主陳浩源(Daniel)服務社會的熱誠。從巴黎凱旋回港短短數月,他已考獲國際羽毛球教練牌,由他成立的初創企業亦已成功舉辦首個傷健共融活動。公司以主流學生為服務對象,之後還會有課程提升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動力和自信,期望增加社會大眾對SEN及殘疾人士的認知,也藉此鼓勵一眾同路人主動融入社會,成為他們的「指南針」。
東京殘奧已經萌生創校助SEN學童
從巴黎回港後,Daniel的日程緊湊,除了接受各大媒體採訪,還有各項工作邀約。訪問當日,他剛好出席完港鐵升級「關愛共乘」App的宣傳活動回到位於浸大的辦公室。「Schedule已經排到年中,但我想趁大眾仍記得誰是陳浩源的時候,到更多地方推廣傷健共融。」他坦言早在東京殘奧後已經萌生成立公司的念頭,而自己過往十多年也一直有到不同的中小學分享,即使在準備東京及巴黎殘奧之際亦從未間斷。同學們燦爛的笑容、熱切的反應,甚至會問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如「點樣減肥?」、「點樣搵錢?」、「無咗隻腳點生活?」、「可否看看你的義肢?」、「喊咗幾多晚?」等。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單刀直入,Daniel覺得好笑之餘,也會勾起他當初決定成為輪椅羽毛球運動員的初心 —— 殘疾人士同樣有其價值。「每天機械式的練習,加上受傷痛困擾,有時令我甚至不想回到球場練波。但見到他們就知道原來有很多人真心支持自己,不可辜負大家對自己的期望。所以與其說我去分享帶很多正能量給他們,我也有汲取他們的能量,驅使我堅持下去。」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自東京殘奧奪銅後,Daniel的名氣有增無減,他認為擁有越大的能力和知名度,便應更落力回饋社會。「就算已經做了近300場中小學分享,我仍然堅持每次準備一份新的講稿,選取不同的故事分享,就連太太都忍不住問我『聽的都是學生,有甚麼分別』。」
以親身經歷勉勵學童
的確,Daniel的人生說不上一帆風順,但他的經歷足以寫一本書來分享(最近他便出了自傳《二輪人生》)。於荃灣一公共屋邨成長,中學畢業後從事銷售工作,卻在22歲這個本應熾熱燃燒青春的年齡遇上車禍而需要截肢。及後成為輪椅羽毛球運動員,克服重重困難,成為兩屆殘奧獎牌得主。
面對傷痛,部分人或會選擇避而不談,但Daniel卻毫無保留地與大眾分享。「近年不少人都說『以生命影響生命』、『找回初心』,有甚麼方法比我這個過來人的親身經歷更能說服人呢?」Daniel到學校分享的對象小至幼稚園,大至大學生、碩士。「幾歲人仔怎會知道車禍、住院是怎樣一回事?跟小朋友分享,描述得越仔細越好,讓他們腦海有一個片段,才能感受到當中的難,繼而領悟到沒有甚麽難關是過不到的。」作為演講嘉賓,Daniel認為自己有責任將希望表達的訊息傳遞給聽眾,令孩子們有得着,所以儘管一些經歷在部分人眼中看來是難以啟齒的事,亦不介意公開分享或非常具體地說出來,包括洗澡、刷牙、大小二便都要人幫忙等不能自理的慘況,而他亦不覺得這是件值得羞恥的事。他坦言起初的確會不開心、難以接受,曾一度不敢照鏡見到自己,但隨着時間流逝,他已經慢慢走出來。「我快40歲,有16年都是以殘疾人士身份生活,其實也佔了我人生近一半的時間,人總不能永遠留在過去,要思考what's next?」
在心中埋下抗壓種子
借自身故事勉勵他人固然是Daniel想做到的事,對於外界有部分人批評時下小朋友抗壓能力不足,他認為到底是孩子自身問題還是家長過分催谷或保護都十分值得思考。「在講座過程中,我當然能夠分享怎樣減壓,但這也不過是一些tips,說到底還是要看孩子怎樣理解、消化,對自己的認可程度有多少。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自我肯定,是不會因為一次默書或考試低分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所以到學校分享其實就是種一顆種子在孩子們的心,遇到困難時要怎樣做,怎樣相信自己,怎樣堅持下去。或許對現階段的他們來說太遙遠,但只要將來面對挫折時想起曾有人跟自己說過這些方法、故事,能夠派上用場,就已經足夠。」而他相信這亦是大部分學校邀請他分享的目的。
模擬遊戲 加深了解殘疾人士困難
既然社會有需要,同時自己憑藉多年來四處分享而累積了一定人脈,再加上浸大剛好舉辦共融創業比賽,得獎隊伍將可獲得提供辦公室等配套支援,Daniel便想到把握機會,進一步推廣傷健共融。而其隊伍最終亦順利勝出,贏得港幣$20,000的啟動基金。「在巴黎殘奧前已經將學院成立好,亦想好服務對象、方向及公司發展的路向。」
公司名為「Kompass」,取自指南針英文Compass,用K取代首個字母C呼應公司標語「You are your key keeper」。Daniel解釋公司標誌有把鎖匙,意指每人都可以是其人生的開鎖人。「我希望這公司能做到SEN或殘疾人士的指南針,帶領他們找到人生鎖匙。」公司有兩大方向,第一是幫助SEN學童增強自信,讓社會更加了解他們,畢竟單是香港已經有超過六萬名SEN學童。第二,也是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把一些殘疾人士的感受包裝成遊戲,如要求參與者像殘疾人士般,在看不見、聽不見等的情況下做運動。透過親身體驗,培養同理心之餘,參與者能夠更加理解殘疾人士於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欣賞殘疾運動員的付出。「香港較少以殘疾運動員為主題的訓練工作坊,希望以此作為特色,配合近年香港本地的運動熱潮,便是整個start-up背後的理念。」
培養表達能力 肯定自我價值
談及SEN,人們通常聯想到自閉症、ADHD(專注力不足 / 過度活躍症),但肢體傷殘其實也是教育局對於SEN所定義的九大類別之一。對Daniel而言,他只會把SEN分為可見和不可見。「肢體傷殘一眼就見到,由不得你否認,那些training反而相對簡單,只要讓他們學會proud of自己就可以,如嘗試讓他們帶活動,擔當一個leader的角色。」但Daniel同時也想服務後者。「雖然我未必可以幫到全部SEN學生,但部分輕度、無法從肉眼看見的SEN,他們是不想告訴別人自己的問題,因此初步構思會着力訓練他們的表達能力,鼓勵他們嘗試講出來;也會透過繪畫、文字、音樂,甚至影相等不同方式,讓他們先建立表達自己的習慣,鼓勵他們將個人作品放上社交媒體分享,逐步學習面對受眾、如何與人溝通,從中得到appreciation,繼而提升自信。」但無論是訓練哪種類型的SEN,Daniel都計劃在公司預留一些崗位給完成訓練的學生。「公司現在有兩位兼職同事都是SEN學生,希望透過與他們多相處更加了解SEN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自己有不同可能性,肯定自己的價值,不要覺得自己是個包袱。」
Kompass剛在去年11月於浸大舉辦了首次活動,而40位參與同學的回饋和轉變,令Daniel感到「共融呢件事,我並不孤單」,為他打下了一支強心針,未來將陸續推展訓練活動至中小學,以及不同私人公司、商業機構,涵蓋大小朋友。「除了希望我本人能作為role model外,整個公司也是一個demonstration,殘疾人士不止是就業,而是可以創業。萬事起頭難,但相信只要做到一些成功例子,就有可能改變社會對SEN和殘疾人士的看法,以生命影響生命,做到真正的傷健共融。」
文:林詩敏
圖:鄭慧盈、IG@danielchanhoyuen、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4C」教育裝備學生 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麥志豪:「比起學習,全人發展更重要」 附面試貼士
相關文章︳投其所好的育兒之道 龐董晶怡:「溝通好,關係才會好」︳CEO媽媽
相關文章︳兒子患罕有遺傳病 做好時間管理絕不冷落女兒 黃思偉:「擔當生命教練,讓孩子走自己的路。」︳CEO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