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世代下教與學的4大改變:以AI提升學習能力︳蔡世鴻校長隨筆

更新時間:15:30 2025-02-11 HKT
發佈時間:15:30 2025-02-11 HKT

早前,人工智能晶片龍頭企業NVIDIA(英偉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先生,獲香港科技大
學頒授榮譽博士,他致辭時指出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它將會帶來一個新的計算時代和電腦時代,它正在徹底改變科學和每一個行業,一些行業會被重塑,一些行業會被創造。那教育呢?這個幾千年來的行業,會有甚麼衝擊和變化?老師會被AI取代嗎?學生是否可以買個多啦A夢回家,便不用再上學了?未來發展,我沒有水晶球告訴大家,但可以在這裏和大家探討一下:在這AI年代,教與學有甚麼重大改變。

AI新世代下教與學的4大改變

1. 學AI(Learn AI)

學校除了品德培育,教學內容不時要與時並進,既然AI在未來會融入我們的生活,學生便要學習AI的理念、AI運算和AI科技等。我曾向教育局建議,大學應加強學習AI和資助AI的研究計劃,還可跟一些科技公司合作,讓學生實習和實戰,這樣便可以為社會建立一批前線的生力軍。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至於中學,可考慮DSE增設AI這一科目,及早為大學培養有志這方面的優秀學生;中學亦應把
AI引入課程,讓學生從最基本學習,慢慢打好根基。小學比較簡單,專注認識和應用便可以,讓小學、中學和大學可同時開展「用AI來學」。

2. 用AI來學(Learning with AI)

最早湧進校園的軟件是ChatGPT,大約只是一年多,身旁不少朋友已用它來寫文章、寫議程、預備講辭等,我有沒有用?早前有大學禁止學生用ChatGPT,但又如何禁得了!個人因為常寫作,加上有自己的寫作風格,所以還未學會用,但我從不反對學生用它來加強學習的效益,所以建議不論大、中、小學都可以引入不同的AI軟件,一方面可輔助學習,另一方面可讓學生與時並進。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最近我接觸了一些AI學習軟件,例如我會為學生安排一個AI的數學平台,那是由中文大學及科大研發,它會按學生的程度和表現,以AI為學生推送適合程度的數學題,改善他們的不足;我亦嘗試引入一款AI的體育軟件,學生可在校和家中做運動,AI會人面辯識,自動計算次數和作出糾正;我也會讓學生用AI軟件來畫畫、製作動畫和作曲,現在適合學生使用的AI軟件包羅萬有,有處理文字、音樂創作、做運動、學習語言、做練習……學校可選擇一些來幫助學生學習,可能他們將來會從事創作AI軟件的工作呢!

3. 用AI來教(Teaching with AI)

要學生學得好,老師也要教得好,所以老師也要同時進步,選擇適合的AI教學軟件來提升
教學效能,如可用ChatGPT來整理文件及輔助教學,以音樂軟件來教學生編曲,用AI來改作文
等,AI世界正在轉變,我們又怎可固步自封呢!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4.  問與自學

黃仁勳曾預言AI很快便進入電腦、手機和眼鏡,未來我們透過眼鏡的掃描功能,便可搜尋眼前的物件資料,並與AI交談。那麼學生還要學甚麼?就是學「問」,求學問,先學問,面對AI,你要學習問問題,問到相關和有效的,AI才會幫到你。另一個重點是「自學」,因為AI收集了大量的數據,用AI來學無疑是事半功倍,但AI會深度學習,人也要自主學習,所以未來是「學習技能的學習」,不是知識的學習。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每件事都可以是好或是壞,結果如何,往往是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我們要有迎接AI的決心,改變自己的態度,AI世代正等待我們呢!

蔡世鴻 -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 (長沙灣) 校長
教育評議會主席,擔任校長20年,喜愛寫作,亦為教育局STEAM 小組委員。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 (長沙灣) 校長蔡世鴻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 (長沙灣) 校長蔡世鴻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改革懶人包 呈分試優化4大好處:兼顧更全面︳蔡世鴻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最緊要識發問!兩招裝備子女成為一個STEAM學生︳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推動多元化評估 試卷只得70分?30分用來做這評估減輕學生壓力︳蔡世鴻校長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