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零測考│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小一評估日常化解學生壓力 模糊化考試名次增加學生自信
發佈時間:07:15 2025-03-19 HKT

小一零測考│凡是實踐,可以有不同方法演繹。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稱大天)周德輝校長笑言大天小一是沒有所謂的考試。「我們將考試模式變成階段性練習及階段性評估,係計分嘅!(笑)」
小一零測考│一年級階段性評估
一年級的考核演變,源由不止是教育局的大方向,也是從大天過往的經驗所領悟。「這一代家長都是從考試制度中成長,大家對學習的關注點很多時聚焦在『今次考咩』,好像忘記了學習的本質,於是我們嘗試以靈活的階段性評估代替,漸漸又再演變出階段性練習。」一年級共有三次階段性練習,以學習任務為本,例如中文科以說話方式進行口頭造句,英文科是自我介紹,數學科就在課堂上讓學生分辨可滾動的立體。「常識科最生活化,會以『執書包』的實作方式進行,而學生的學習表現以:)來展示,他們收到成績表都會很開心。」

大天的一年級階段性評估有「適量的題目」,周校長解釋:「階段性評估同樣共有三次,會以多元化模式進行,及避免學生抄寫和背誦,當中20%為平時分包括不同的學習任務,如語文科以說故事為主,又或picture dictation即繪畫圖像或圈出答案表達,數學科是模型製作,而常識科是STEAM活動,其餘80%是卷面分數,至於成績會以等級展示在成績檢視表。」

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
將評估分散為多樣化表達,周校長再次強調只因勿忘學習的本質。「無論評估或練習,一直都強調不是純粹用來分學生名次,這麼多年因為名次的關係,導致評估變成了一種競爭,甚至乎演變成最根源的壓力 —— 『用來鬥誰最厲害』、『邊個考第一第二』,可是在任何學術層面來說,評估着實能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未能一刀切。」

教育局的方向是盡量降低一年級的學習壓力,周校長直言同意,但學習的功能性又不能完全抹殺,所以大天不是純粹減少考試或零考試,而是改變評估模式。「考試有時間限制,但階段性練習整個過程,老師可運用多於一節課時間來完成,並會安排助理老師來協力,過程中可適時指導,由於練習屬多元性,老師畀分也不止計算筆錄部分,像數學科會以拿取實物來評核,儼周校長指出,將評估和教學活動結合,既是一個了解學生的程序,也改變了整個考試系統,方便老師更全面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進程。
資源不足 篩子文化
評估保留做卷部分,無疑為將來升上小二後面對「0測3考」作準備,畢竟「升上二年級是不會突然懂得考試」,但為了讓同學適應,小一首次評估時老師會讀卷,第二次就只讀大題目,一直進階到第三次讓同學自行閱卷,因為升上小二後就不會讀卷了,但學年間仍保留不計分的三次進展性評估,完成評估後派發「學生表現檢視」,讓家長及學生了解有關科目的學習重點及作答要求,後者至為重要,學生會真正理解自己錯在哪裏。「由於本地學制以成績為主導,因此適切的考試有助學生適應日後各項考試模式,以應對升中的需要。」周校長說考試的經驗亦有助學生學習應對壓力和挑戰,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日後進行生涯規劃。「環觀全球教育發展,何以仍然保存考試制度?核心問題就是資源不足,所以始終要有揀選和排隊的成分,建基於這個情況,香港現時始終仍有一定的篩子文化,升中如是升大學也如是。」

考核無疑是為了回應未來的升學及人生,故周校長希望做到評估方式不一定只以成績考量,還有很多不同的能力指標。「能夠看到孩子多元的成就是最重要,所以這兩年我們多了一張體能多元智慧成績表,給家長看見子女在運動及視藝方面的才能,有助發展優秀的一面,甚至可作為升中選校的方向,亦回應了未來呈分的必然要求。
矛盾的名次決定
周校長坦言在維持愉快與學習之間,還有一件事是艱難地實行中。「說出來是一個很矛盾的決定,就是關於名次問題,試想全級125人,考123那個感覺實在很不好,但對部分家長來說,也想知孩子大概去到哪個位置,那麼補底好拔尖也好,都可以有所安排。」周校長說在每一個階段,都不想孩子那麼快有挫敗感,於是大天實行了一個「奇怪」的方法。「獎勵和開心是小朋友的動力,所以每次評估後,各班只會展示第1至10名(頭十)的名次,避免了不必要的比拼,同學不會想『原來我是11,輸咗』又或『一定係最尾嗰幾個』,模糊化了這部分,不要令孩子這麼快沒信心,而成績好的同學又可以得到一份自信,變成一份動力。」這種安排,周校長說家長都得到一份平衡感,不會每次收到成績單只着眼「今次考17下次要16」又或「點解今次第13名差過上次12呀」,減少追逐這些次第問題。

化解學生的壓力
學校花上很多功夫,將一年級與二年級及至往後的考核銜接力臻萬全,但又要在當中讓學生免受壓力,大天還在小一評估中,加入生活化的「情境」部分,例如商店購物。「購物時要辨認貨幣、閱讀價錢牌、計算總值和找贖等,並能測試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一個情境一般有多樣事物,如商店內就有不同種類的物品,老師可設計解難和探究活動,比如問學生:「小明購物花了48元,他買了甚麼物品呢?還有沒有其他答案呢?」老師可從而得知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將一年級的評估日常化,進一步化解學生的壓力,其實也想為家長「心理鬆綁」。「經常跟家長說『你哋唔好咁緊張啦』,階段性練習的中文科與英文科都有口語考核,可以想像家長好着緊,經常問『幾時幾時』,當然,突然告訴你今天有評估也不太理想,所以我們早在開學的家長會已有所提醒,始終部分家長會認為『考甚麼不要緊,但我們想知』,所以都要將部分資訊給家長掌握。」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始終年幼,為了減低他們對評估過程的恐懼性,學校會安排任教該科的老師進行評估,同學面對熟悉的面孔,至少不會怯場。
後記:
手執《學生表現檢視》細閱,簡單直接指出每條問題的答案要求,覺得真是很為家長設想。「香港家庭大部分都是雙職家長,他們手執這份檢視,自然可為孩子對症下藥,就算靠補習老師,都可集中要求補救那部分。」周校長真的深明家長之苦。


盡能力去做
知道周校長一直受同學仔及家長歡迎,相信同學仔都想知,讀書年代的他是如何面對考試。「父母從來只會隨口說『努力讀書吧』,但他們經常掛在嘴邊是知識改變命運,加上家境不理想,眼見他們真的很辛勞,促使自己每次考試都要盡能力做好,不要後悔。」想說整個訪問,周校長是侃侃而談,惟獨提及父母竟然流露出一絲腼腆,真是一場意料之外!

文:劉佩樺 圖:劉佩樺、受訪學校提供
相關文章︳小一零測考│全港56所小一零測考學校一文睇清 教育局最新建議:取消或減少測考次數
相關文章︳小一零測考│聖嘉祿學校回家0功課 全年0考試 校長:同學養成預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