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SEN家長怕子女在外闖禍 搭車、用膳曾遭不友善對待 家長冀公眾多忍讓勿放上網「公審」︳親子熱話

更新時間:15:24 2025-04-06 HKT
發佈時間:15:24 2025-04-06 HKT

在公眾場合看到小朋友做出一些奇怪或看似頑皮的行為時,你會不會停下來思考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甚至在了解原因後,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眼光?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最近公布了一項研究,揭示了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及其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有近七成(72.7%)SEN家長擔心子女在外闖禍。

SEN兒童頻遭不友善對待 搭車用膳成「高危」場合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最近公布了一項於2024年9月至10月進行的研究,這項研究以問卷形式訪問了520名育有SEN子女的家長以及619名公眾人士,結果令人深思:近七成(72.7%)SEN家長擔心子女在外闖禍,而接近一半(46.7%)家長表示曾因子女的行為而遭受不友善對待。這不僅反映了SEN家庭的壓力,也突顯了社會包容性的不足。

女青最新研究,揭示SEN家庭在日常生活遇上的困境。圖左至右分別為女青研究主任藍朗、女青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吳翠萍、育有SEN兒童的家長李太。(圖片來源: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女青最新研究,揭示SEN家庭在日常生活遇上的困境。圖左至右分別為女青研究主任藍朗、女青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吳翠萍、育有SEN兒童的家長李太。(圖片來源: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研究顯示,SEN子女因行為上的特殊性,常在公眾場合引來異樣眼光或負面反應。數據指出,43.1%的家長曾目睹他人對子女投以奇異目光,31.7%的孩子被同學或其他小孩嘲笑,甚至28.7%的家長表示子女曾被直接指罵。這些不友善對待的來源以同學為主,其次是途人、親戚和其他家長。而在具體場合中,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地鐵)和餐廳是用膳時最常發生衝突的地方。例如,SEN孩子可能因情緒失控而在搭車時大聲喊叫,或在餐廳因感官敏感而拒絕安靜就坐,這些行為往往被誤解為「頑皮」或「缺乏管教」,令家長感到無奈與尷尬。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面對這些情況,家長的應對方式各異。64.4%的受訪家長表示會立即帶子女離開現場,以避免進一步的衝突或尷尬;37.7%會嘗試向周圍的人解釋子女的特殊情況,希望獲得理解;而25.7%的家長則選擇沉默,什麼也不做。然而,無論採取何種方式,85%的受訪家長一致認為,要讓公眾接納SEN子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份無力感,源自社會對SEN群體的認知不足,以及普遍缺乏同理心的態度。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家長心聲:冀公眾多忍讓 勿上網「公審」

SEN家長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72.7%的受訪者坦言,他們害怕子女在外「闖禍」,例如因行為失控而引發爭執,甚至被人拍下影片或照片上傳至網絡,遭受「公審」,無情的批評與指責對SEN家庭而言,不僅是對孩子行為的誤解,更是二次傷害。家長們普遍希望,公眾在遇到SEN孩子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時,能多一份寬容與忍讓,而不是急於評判或將事件放大。有受訪家長分享指兒子有自閉症,有時在巴士上會因噪音而大叫。「我試過向旁人解釋,但還是有人會說『管教不好』,甚至有人拿出手機錄影。我只希望大家能明白,他不是故意搗亂。」許多SEN家庭其實不奢求特別待遇,只盼望得到基本的理解與尊重。

身為SEN家長的李太分享,希望孩子能夠在表達情緒時,盡快讓他們冷靜,但往往一些途人的介入行為會造成反效果。(圖片來源: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身為SEN家長的李太分享,希望孩子能夠在表達情緒時,盡快讓他們冷靜,但往往一些途人的介入行為會造成反效果。(圖片來源: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從學校出發培養同理心 多了解SEN兒童狀況

女青的研究不僅揭示了SEN家庭的困境,也提醒我們反思自身的行為。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在公眾場合「失控」時,第一反應往往是責怪家長或孩子本身,卻很少考慮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SEN孩子可能因自閉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其他狀況,對環境刺激有異常反應。他們的「不聽話」,往往是無意識的表現,而非故意挑釁。

SEN孩子可能因自閉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其他狀況,對環境刺激有異常反應,但行為其非故意的。(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SEN孩子可能因自閉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其他狀況,對環境刺激有異常反應,但行為其非故意的。(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女青建議,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SEN教育,讓年輕一代從小學會包容;同時,政府和社會團體可透過媒體推廣SEN知識,提升公眾認知。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例如在遇到SEN孩子時,選擇耐心而非指責,甚至主動提供幫助。這些微小的改變,累積起來或許能讓SEN家庭少一些壓力,多一些支持。說要令世界變成better world也許陳腔濫調,但只要切身處地,如果被白眼的孩子正是自己的寶貝,你會有何感受?與其不想遭受這種對待,也請勿施予人。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延伸閱讀:6個簡單外出小遊戲為SEN孩旅程添樂趣

 與SEN孩外出時,無論是日常上學、短途旅行,還是假日外遊,長時間的等待、行走或車程都會讓孩子感到不耐煩,甚至出現負面情緒,這對家長來說無疑是一項小挑戰。5個SEN孩媽媽Maggie,就建議家長可和SEN孩玩一些簡單小遊戲,原來有些遊戲不僅可以打發時間,還能幫助SEN孩鍛煉各種能力。

SEN孩簡單外出小遊戲1:尋找顏色

尋找顏色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玩意。家長可以指定一種顏色,讓孩子在周圍尋找該顏色的物品。如果家長說「藍色」,孩子就要找藍色的物品,如藍天、藍色車輛、藍色衣服等。這個遊戲不僅幫助孩子認識不同顏色,還能增強他們的顏色識別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專注力,因為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尋找顏色。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SEN孩簡單外出小遊戲2:故事接龍

故事接龍是一個極具創意的遊戲,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創作一個故事。遊戲先由其中一方以一句話展開,然後每人根據前一個人所說的話,輪流添加一句或一段話去延續故事。這個遊戲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並提高表達能力,因為孩子需要學會如何組織語言來延續有趣的故事。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SEN孩簡單外出小遊戲3:形狀遊戲

形狀遊戲是一個有趣的學習方式。在這個遊戲中,家長可以請孩子在周圍找出特定的形狀,例如「找一個圓形的東西」或「找一個三角形的標誌」。這不僅幫助孩子認識不同形狀,增強他們的形狀識別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因為孩子需要仔細查看周圍的環境,才能找到家長所提出的東西。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SEN孩簡單外出小遊戲4:記憶遊戲

記憶遊戲是另一個非常有趣的玩意,亦是筆者最常與孩子一起玩的路上遊戲。家長或孩子可以隨意選擇一個主題,如「動物」或「食物」,家長先說出一個與該主題相關的物品,孩子需要重複家長所說的物品,並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新的物品,家長再重複之前所說的物品,再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新的物品,如此類推,形成一個接龍。這個遊戲不僅幫助孩子提升記憶力,還能透過記憶和重複的過程增強他們的專注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SEN孩簡單外出小遊戲5:創意繪畫

相信不少家長也曾與孩子玩創意繪畫這個極具表達性和創造性的遊戲。家長可以隨身攜帶一些簡單的畫具,讓孩子在路上進行即興繪畫。無論是根據周圍的環境或是特定主題進行創作,這個遊戲都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並提高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SEN孩簡單外出小遊戲6:輪流說話

最後,簡單如輪流說話也是一種有趣的遊戲及互動方式。家長可以選擇一個主題,讓孩子和自己輪流講述與該主題相關的故事或經歷。這個遊戲不僅有助提升孩子的表達和溝通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出自己的故事,更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增強情感聯繫。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相關文章︳媽媽帶SEN兒童外出玩樂的3個階段 想輕鬆去玩特殊需要兒童照顧者要點部署?︳SEN知多啲

相關文章︳免費兒童遊樂場的共融之路 共建共融遊樂空間7大設施︳SEN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