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藝科促進全人發展成就創造力 即睇呈分試補底要訣搶得一分得一分︳ 《親子王》新一期精選內容

更新時間:10:00 2025-04-24 HKT
發佈時間:10:00 2025-04-24 HKT

視覺藝術(Visual Arts)於亞洲社會老是有一種「輕浮」意味,部分家長甚至認定「畫畫無用」,好無彎轉。從商業角度考量的話,全球的藝術市場發展正蓬勃,單單是本地每年的「藝術三月」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以及無價的藝術素養,足以改變固有觀念。放諸教育,小學呈分試不論改變評分比重前後,視藝科都佔一席位,可見這不是一個「閒科」,它除了可提升學生創意及表達能力,激發個人創造力面對這個講求創新的數碼時代外,同時培養評賞藝術能力。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全面發展藝術教育

提起啟德,除了體育館和新樓盤受注目,多所落戶該區的學校都漂亮得教人難忘,其中保良局何壽南小學(下稱何壽南小學)用上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入不少環保元素如清水混凝土外牆,令學校滲出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式優雅,剛好呼應了學校視藝科的藝術教育,陳紫霞校長說:「藝術教育是我們教學的願景,也是我們發展的關注事項。」

(後由左至右)保良局何壽南小學視藝科楊菁雯老師、陳紫霞校長、視藝科科主任梁穎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後由左至右)保良局何壽南小學視藝科楊菁雯老師、陳紫霞校長、視藝科科主任梁穎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更懂得欣賞世界

陳校長形容「美」是藝術教育中一個很重要元素,全因善於欣賞美,才懂得欣賞世界的真、善、美。「今年我們除了參考教育局的價值觀教育外,也着意讓同學建立健康的身心靈,在藝術教育裏,他們除了學習繪畫技巧,藝術正好是一道情緒紓緩的途徑。」何壽南小學過往在精神健康日,曾讓同學嘗試禪繞畫及曼陀羅藝術(Mandala Art),希望同學透過這些藝術活動,得以紓緩壓力。「家長不要只着重追求技巧,藝術教育裏除了欣賞外,創意和解難也是需要,比如STEM早就和ART結合(STEAM),當中也能培養解難能力,所以如果媽媽認為視藝科還是『畫畫的年代』,我們要進步了,要全面發展藝術教育。」  想知更多陳校長對於視藝科的意見,與如何啟發孩子藝術潛能,就要留意新一期《親子王》實體本了。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穩守1分  爭取多1分

而小學視藝呈分由本來佔三分調低了一分,此一分可說猶如千斤重。圓點小教室導師楊哥哥直言:「少了一分,那麼兩分就變得更為重要、更需要全取,因為微小的分數差距,已經對整體呈分有影響,所以家長要在日常學習中幫助孩子提升繪畫技巧,從而在呈分試中穩奪基本一分。」楊哥哥指,視藝呈分試有三種評量模式,每所學校都有不同,想知有哪三種評量模式,就新一期《親子王》即話你知!

(後排左一)圓點小教室導師楊哥哥(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後排左一)圓點小教室導師楊哥哥(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禮儀師爸爸當孩子了解死亡 更懂得對待生命

香港傳統殯葬業從不優雅,殯儀館冰冷、紙紮公仔陰森,更曾聽過負責喪事的人被指為「不祥人」。當死亡在華人社會被視作忌諱,自然一切顯得神秘,彷彿最好不聞不問。不過由禮儀師鍾家樂談及殯葬,所有事情充滿了文化色彩,價值連城,他的外型談吐、價值觀的表達方式,打破人們對香港傳統殯葬業的印象,每天面對死亡、負面情緒,更讓他深思作為爸爸如何跟孩子相處,輔助子女成長。原來談死亡可以這樣溫柔。即看新一期《親子王》實體本,由禮儀師爸爸打開真正的生死教育。

(圖片來源:《親子王》)
(圖片來源:《親子王》)

母親節DIY好去處 6大推介

還有兩個多星期便到母親節,除了畫賀卡、送花給媽媽,也可以親子參與一些工作坊,讓孩子親手製作別具意義的手作禮物送給媽媽,或者為媽媽或家中長輩「下廚」,藉此讓他們體驗母親及家庭中其他女性長輩平日的辛勞,一起為媽媽們讚好!即跟新一期《親子王》去好好慶祝母親節。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想了解更多「封面故事」、本期的其他升學教養內容及假日有何親子好玩推介,即掃描《親子王》網頁(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親子)參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