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談走出喪子之痛 寄語天上長子:放心吧,母親如今很好
發佈時間:11:17 2024-09-01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港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訪問,談到7年前其長子潘匡仁墮樓身亡後,走出喪子之痛的方法。她形容喪子之痛感覺就像內心穿了一個大洞,但她透過勇於面對不逃避、閱讀分享他人的生命,以及朋友的分享,走出了傷痛,現時更加珍惜與另一位兒子相處的時間。
談走出傷痛三大關鍵:不要逃避、閱讀、朋友支持
蔡若蓮提到,永遠失去一個很愛的人,形容那種感覺好比「心中有一個大的洞,去到一個很熱鬧的地方也會感到很孤獨」,但認為走出傷痛的關鍵就是「不要逃避」。
此外,她透過閱讀書籍尋求心靈的慰藉,舉例指曾看過一些書,作者的丈夫因心臟病發離世、或是一名牧師兒子在渡海泳期間意外離世,看看他人如何面臨這些生命巨變,也透過他人的生命給予自己力量,強化自己的內心。而信仰也是她的一大依靠。
蔡若蓮指:「(走出傷痛)真的很難,不知大家能否想像到,是那種心口永遠有塊大石頭的感覺……可是通過這些(減壓方法),心臟就會好像有層保護罩包住,未至於完全碎裂。」她亦很感恩,在兒子離世後有很多朋友給予她無聲支持,也有素不相識的人去信支持她,「因為我的兒子的生命,將我們連繫起來」。事過景遷,蔡若蓮說也感恩彼此曾有20多年的母子愉快經歷,被問到有什麼對天上的兒子說,她指:「你放心吧,母親如今很好。」
至於另一位兒子,蔡若蓮說對方現時也很努力工作,又透露其近年也經歷一些傷痛,有一位很年輕的女性朋友因急病離世。她形容這些年的經歷,一家人都強烈感受到生命無常與脆弱,最重要還是一家人共同面對難關。至於平日減壓方式,她會與教育界同業一起行山,丈夫偶爾也會陪她行山,但笑言對方比較喜歡釣魚。
性教育教材惹議 蔡:我都覺得好奇怪
談及學童自殺問題,蔡若蓮說每一個生命都好重要,希望大家不要只着眼數字,這些悲劇一宗也嫌多。她指教育局有應急機制,第一時間幫助有需要的同學,尤其在大時大節等高風險時期,大家要一起做好守門人,幫助身邊同學,對身邊人的敏感度要高一些,注意精神健康。她指學童自殺成因繁多,沒有單一因素,可能是學業壓力、人際關係、感情、與家長爭執等。
近日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課程教材的性教育內容引起社會爭議。蔡若蓮坦言「我都覺得好奇怪」,她指該科旨在優化初中課程,舉一些教學事例予大家參考,其中社會熱議的部分,只是一個「參考建議」。她提醒該教材面向的是初中同學,只有12至14歲,在這時期教導他們學懂保護自己、尊重他人、負得起責任,相當重要,尤其與12至14歲人士性交本身就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至於課程提及的「堅拒婚前性行為」一說,被質疑落伍。蔡若蓮強調面對初中學生,需要向他們提供傳統的價值觀,他們成長後自然會有自己的發展。現時社會所存在的是一夫一妻婚姻制度,而家庭是對社會非常重要的單位,要是年輕人不愛護自己身體,將會衍生很多價值觀問題。
料未來五年分別有3至4間中學及小學陸續停辦
新學年即將開始,蔡若蓮表示預計學齡結構性人口下降會持續,未來五年,分別會有3至4間中學及小學陸續停辦,包括部分因應跨境學童增加開設的有時限學校。
蔡若蓮又說,當局不會主動「殺校」,同時強調不希望學校因收生不足而「搶學生」會影響學校規劃,以及加重老師工作負擔。蔡若蓮提及,當局計劃全面推進小班政策目標,目前已達到約八成半,今年之後相信會有32間學校加入小班,明年會再多9間,屆時剩下約20多間學校未加入,主要是考慮到當區學額,若強行縮掉做小班教學,可能會令教學環境更加不穩定。
相信經提醒後 學生唱國歌時會投入感情
蔡若蓮又稱,開學日對學校是重要日子,已建議學校舉行升國旗儀式,相信經提醒後同學奏唱國歌時會莊嚴及投入感情。「再三思考,現在可能有時候因為我們有些場合叫奏國歌,有些是奏唱國歌,在奏國歌場合你聽到奏,可能沒什麼人唱,奏唱國歌是大家要一起唱,有時大家可能無為意,同學會細聲,不知旁邊唱不唱好。所以現在提一提,反而大家都知奏唱國歌儀式是大家可以一起莊嚴及一起投入感情,一起去唱好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