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揭納米研發院公幹超支 議員促檢討公營機構高層薪酬 財庫局:非無王管

更新時間:13:54 2025-02-19 HKT
發佈時間:13:54 2025-02-19 HKT

審計署早前揭發,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前行政總裁過去四年外出公幹,其中11次食宿都超額,最多一次達8萬多元,超額開支全部獲自己批準。民建聯進出口界立法會議員黃英豪今日(19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指近年審計署署長報告書揭示不少公營機構出現管治問題,令人關注政府監管公營機構的能力,詢問當局會否檢討如何加強對有關機構的監管。

許正宇:6間公營機構已落實審計署及立法會建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在2020至2024年間,審計署署長一共擬備10份報告書,當中12個章節,涉及向12間公營機構提出包括改善管治在内的審計建議。他指,6間公營機構已全數落實由審計署和立法會提出的建議,並平均需時約1.5年將相關建議全部落實。

相關新聞:

審計報告︱納米研發院公幹超支CEO自批津貼 林智遠稱「詫異」:為何仍有人犯同樣錯誤

審計報告|納米研發院20次公幹機票渉款200萬 同一員工9次改行程仲stay behind

黃英豪追問指公營機構管治指引在2008年擬定,會否考慮檢討。許正宇表示,當局對相關監管機構列出清楚的財務指引,會在不同情況下觀察有否需要更改相關指引。他強調,「一紙文書也好,指引也好,都只是其中一部分,但絕對不是唯一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將機制運行得好,相關政策局能夠將問題找出來和積極處理」,強調當局對公營機構監管是多管齊下。

馬逢國促設公營機構委員會 審査高層薪酬

選委界議員馬逢國表示,公營機構或需發債應付現金流壓力,促設公營機構委員會,審査機構高層任命及薪酬。許正宇回應強調,公營機構並非 「無王管」,設統一機構屬架床疊屋,對聚焦某一公營機構並非最好方法,如公營機構每年都要提交預算及規劃,審計署及立法會帳委會是「防線」。許正宇又指,並非公營機構「出事後補飛」,公營機構內部也有架構,政府亦會委派人員在機構內。

「班長」廖長江則詢問,當局會否全面檢討各公營機構或受政府資助推行各資助計劃機構的監管,以提高關乎民生及經濟發展的效率。許正宇指,政策局和公營機構一直關注並落實相關問題,惟需有人督促,找到「有問題嘅點出嚟」。審計署亦會點出問題所在,相關政策局亦認真跟進及處理,平均跟進時間為1年半。廖聞言後指,「我唔相信佢(許)答咗我問題,不過算喇,容後再跟進。」

記者:李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