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計劃︱議員不滿政府上調入境簽證費 孫玉菡:不想付1900元無謂來
發佈時間:17:08 2025-04-09 HKT

【人才計劃/簽證費/人境簽證/IANG】立法會財委會今日(9日)舉行特別會議。有議員不滿當局增加入境簽證費用;有議員指去年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當中有過半人月薪低於2萬元,關注當中是否有假人才。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回應稱,外來人才可以利用香港創造經濟價值,直言「如果你1,900元(簽證費)都不想付,我又覺得你無謂來」。他解釋部分人才計劃屬短期,申請人只來港數天,即使日薪很高,加起來月薪都沒有2萬元,認為有關情況只屬機制的特性。
相關新聞:財政預算案2025|高才來港需付600元申請費 簽證費最高1300元 政府:有信心不會影響吸引力
孫玉菡提到,勞工處自2023年9月4日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原有「補充勞工計劃」下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為期2年。截至今年3月,優化計劃共接獲超過1.2萬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約10.7萬名勞工,期間獲批的申請超過7,800宗,涉及約5.4萬名輸入勞工。
勞工處正檢討優化計劃
孫玉菡表示,勞工處正檢討優化計劃,包括涵蓋範圍、運作和實施安排;促進及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保障輸入勞工權益的措施;以及其他與優化計劃有關的規定及事項。政府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持份者的意見,擬定未來路向。
議員質疑加簽證費舉措 孫玉菡指嫌貴「無謂來港」
會上,選委界尚海龍指,高才為香港帶來大量經濟效益,質疑當局為何要以「用者自付」增加入境申請及續簽費用,又問到當局有否就此諮詢持份者。
孫玉菡表示,香港人移民到其他地方,收費更誇張,舉例英國、新加坡移民收費遠較香港高很多,即使當局增加收費,仍然屬全世界最低,而且當局處理申請有成本,坦言「如果可以來港,利用我們的環境,可以創造那麼多經濟價值,你都不需要介意1,900元」、「如果你1,900元都不想付,我都覺得你無謂來」。他又稱當局沒辦法諮詢外來人才,認為諮詢屬強人所難。
孫玉菡駁「假人才」質疑 強調嚴格把關
工聯會黃國提到,政府過去1年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共批出5.5萬宗申請,惟當中有2.6萬人月薪低於2萬元,較工資中位數少,關注當中是否有假人才。他又問到優才計劃,過去有16萬宗申請,只有2成成功申請,問到當局是否有濫用的情況。
孫玉菡認為,黃國對此有所誤會,因為有部分人才計劃屬短期,部分人只來港數天,例如來港舉行演唱會,都是經相關人才計劃申請,「他只來數天,即使日薪很高,加起來月薪都沒有2萬元」,期望議員明白有關情況只屬機制的特性,強調不會批准低薪的人,會做好把關工作。他又稱以住優才計劃每年有限額,申請人才不多,當局及後放寬限額,吸引不少人嘗試申請,認為申請成功率低,與當局任由人申請有關,重申當局「不合資格就不會批准」。
優化人才計劃促就業
選委界江玉歡則認為,現時人才入境計劃所吸納的人才,與本地需求的匹配度有改善的空間,問到當局會否建立數據分析系統,監察各行業人力缺口,並作出調整。孫玉菡稱,要更好地匹配人才,除利用市場力量外,人才辦都可以扮演一定角色。他又指,在現有機制下有人才計劃以就業為本,亦有以人才為本,以人才為本的計劃吸引不少人來港創業,相信可以帶來新的機遇。
另外,選委界鄧飛關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企業的職位空缺率高,問及計劃是否仍有需要再繼續。孫玉菡認為計劃推行至今達到預期效果,每年參與人數會有所變化,又指「人搵工、工搵人」,除了數量,質量亦同樣重要。他又指,入職人數下跌的原因很多,當局今年初優化計劃,包括放寬參加者資格至29歲或以下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青年,當局會留意多一段時間,強調「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好計劃,應給予更多機會年輕人。
記者:林彥汛
相關新聞:高才通|孫玉菡:純粹來港體驗也無問題 需要消費不會拿褔利 對香港沒有「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