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部署下半年經濟 要求政策更加給力 及時推出可感可及改革舉措

更新時間:14:22 2024-07-30
發佈時間:14:22 2024-07-30

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要求宏觀政策更加給力,及時推出可感可及改革舉措。

相關新聞:
政治局:防止行業「内卷式」惡性競爭  落實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清零」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迎難而上、積極作為,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宏觀調控,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延續回升向好態勢,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這些是發展中、轉型中的問題,我們既要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主動應對,又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會議強調,下半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很重,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挖掘內需潛力,不斷增強新動能新優勢,增強經營主體活力,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社會信心,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穩定,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會議強調,要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破產退出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防止和糾正一些地方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改革創新和公平競爭中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及早儲備並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更大力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兜牢「三保」底線。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要切實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要繼續發揮好經濟大省挑大樑作用。 

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

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要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擴大有效投資。 

會議指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大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渠道。 

會議指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落實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舉措,促進利用外資企穩回升。要積極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要扎實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會議強調,要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要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要完善和落實地方一攬子化債方案,創造條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要統籌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會議指出,要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農村人口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抓好農業生產,努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會議強調,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要加強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要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做好迎峰度夏期間能源電力供應,抓好安全生產,認真解決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問題。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要做好「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謀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