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地產擴內地零售版圖 關稅戰無礙500億投資步伐 揚言或加碼 CEO:現在是良機

更新時間:21:19 2025-04-15 HKT
發佈時間:21:19 2025-04-15 HKT

中美關稅戰之下,進一步挑戰中國經濟增長。太古地產(1972)行政總裁彭國邦表示,對中國消費及地產前景仍維持審慎及穩定的取態,期望不明朗階段盡快過去。但他強調,太地2022年提出千億投資計劃中,對中國分配500億元的步伐不會減慢,明言「現在是投資的良好時機」,未來亦有可能加碼。

關稅戰不明朗勢削消費信心

彭國邦指出,貿易不確定情況必然影響商業環境,「任何削弱消費者信心的事情都不利營商」, 目前居民儲蓄率偏高,反映消費信心仍然較低,要判斷關稅的影響仍言之尚早。不過他指出,去年9月中央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後,內地零售出現溫和增長,太地去年內地商場的人流亦平均提升了5%,銷售情況亦穩定,相信有關趨勢會延續至今年。

內地投資承諾500億 3年完成92%

太地於2022年宣布1000億元投資計劃,當中一半用在內地,短短3年過去,太地現時已投放460億元,即最初承諾的92%。彭國邦指出,不會因為前景不明而減慢投資步伐,表明餘下的投資額度將盡快物色項目,面對內地仍有龐大機會,未來亦有機會加碼投資。

彭國邦:市道已現多重積極訊號

對於內地房地產市道,他認為目前仍要保持耐性,不過回顧過去一段時間房地產經歷低迷,疫情期間更備受挑戰,但集團表現仍較具韌性,相信現時關稅帶來的影響最終亦會減退。他續指,當前低息環境、境內消費信心回升,以及高端住宅需求增加,對集團均是積極訊號,「某程度上競爭減少,市場對品質關注,現在是投資的良好時機」,例如上海以外的住宅項目,以及研究建立深圳版圖,重申對中國的長遠信心不變。

租務組合升級帶動收入提升

在租務經營方面,彭國邦表示,該集團過去多年來不斷將租務組合升級,包括引入更多新品牌,爭取做全國或個別城市的首店,不少亦是奢侈品牌,成功藉此推動整體租金收入增長,對目前業務模式仍然有信心。他指出,有些品牌始終會縮減預算,但亦有不少企業會選擇在表現最好的商場擴大規模,太地亦因此受惠。

太古地產於內地投放的460億元項目,包括北京太古坊、西安太古里、三亞太古里、上海前灘綜合發展項目、上海陸家嘴太古源,以及廣州聚龍灣太古里,連同其他改建及擴展計劃,內地物業組合總面積預計將由目前的1400萬平方呎,大增至逾3000萬平方呎,大部分預計2026年中及2027年分階段落成,其中西安及三亞是內地繼「北上廣」及成都以外的新市場。

成都太古里建立10年 融合歷史吸Z世代客源

太古地產在內地以「太古里」及「太古滙」作零售旗艦品牌,當中成都太古里在本月成立10周年,主打商戶組合與6個歷史建築形成商圈。彭國邦形容,其文化商業模式屬太地的突破,自成立起年均接待超過3000萬名訪客,是當地熊貓以外的標誌,亦成功引起Z世代的歡迎,現時太地正在推動的西安太古里項目,亦將會沿用此模式。

「體驗」成未來消費關鍵詞

對於未來零售模式,他直言,太地「經常思考未來5年10年的情景」,認為是經常轉變,但相信會圍繞三大關鍵詞:體驗、健康及科技。他相信,體驗式服務已成未來趨勢,令商戶與消費者有更強互動;同時在疫情後,民眾更關注健康,以及由科技推動線上與線下結合,將可滿足需求。

深信熊貓經濟帶動港消費

彭國邦在受訪時身處西川成都,在點評中港消費模式時,亦以「熊貓經濟」串連兩地。他認為,越來越多港人定期北上消費,在大灣區獲得較佳體驗,屬良好現象,打趣稱港人亦可「到成都感受創新」。對香港而言,他稱早前亦迎接了多隻大熊貓,相信同樣能藉體驗帶動本港消費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