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機|女子疑長期佩戴致聽覺障礙 專家解釋真相……
發佈時間:00:05 2025-02-18 HKT

電子產品日新月異,許多人購買耳機時會特別選擇有降噪功能(noise-cancelling)的款式,追求隔絕外界環境噪音,專注於自己想聽的音樂或內容。不過,英國一名25歲女子疑因每天長時間配戴降噪耳機導致「聽覺處理障礙」,出現了無法辨別聲音來源的狀況。
難以理解聲音和說話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25歲的蘇菲在一間公司擔任行政助理,但她工作時常擺烏龍,被主管抱怨「不認真聽話、心不在焉」。她表示:「即使我能聽到有聲音,我也無法聽出聲音來自哪裏。我知道那是那個人的聲音,只是我無法快速想出來。」
她做了聽力測試,顯示結果正常。後來她找到一名聽力專家作進一步測試,檢查後竟發現患有「聽覺處理障礙」(APD),這是一種大腦難以理解聲音和說話的神經病症。
報道指出,蘇菲在安靜的鄉間農場長大,幾年前到倫敦唸大學,她才注意到自己的聽力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很難辨別聲音的來源。她很少親自去大學聽課,而是選擇線上課程看字幕。她說:「當我在課時,所有的字聽起來都像胡言亂語,我試著去聽。」聽覺問題也影響了她的社交生活,她會因為「壓倒性的噪音」而提早離開酒吧和餐廳。就算跟男朋友去酒吧也待不下去。
蘇菲患有「聽覺處理障礙」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替她檢查的聽力學家認為,蘇菲過度使用降噪耳機、每天佩戴長達5個小時,可能是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之一。其他聽力學家也同意這一觀點,並表示需要對長期使用的潛在影響進行更多研究。
聽力專家:應適時聽噪音
但英國聽力學會副會長本頓(Claire Benton)認為,阻擋掉日常的聲音,例如汽車響咹聲,大腦有可能會「忘了」去過濾掉噪音。「戴上耳機後,您幾乎創造了一個虛假的環境,只聽您想聽的聲音,而你不需要為此而努力。」
他續說:「大腦中那些更複雜、更高層次的聆聽技能只有在十多歲時才真正完成開發。因此,如果您在十多歲時就戴上降噪耳機,並一直處於這個虛假的世界中,那麼您處理語音及噪音的能力就會稍微延遲。」
通透模式比降噪模式好
現在越來越多人戴着降噪耳機出外,或者完全聽得見聲音,卻選擇上網看有字幕的影片。YouGov一項調查顯示,有 61% 的18-24歲年輕人喜歡開字幕看電視。
聽力學家亞歷山大(Angela Alexander)建議減少戴耳機的時間,使用時可以多用「通透模式」而非降噪模式,適時聽見環境音減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