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美國在救援賽道中「無影」 僅派3非專業顧問作評估
發佈時間:09:15 2025-04-06 HKT

在緬甸發生7.9級大地震後,中國救援隊日復一日地將兒童與長者從倒塌的建築瓦礫中堆救出,鏡頭捕捉著獲救民眾的感激畫面傳遍全球。俄羅斯醫療隊則展示他們在短時間內架設的野戰醫院,照料傷者。但在這場災難後,美國的救援團隊卻幾乎完全缺席,成為一大異數,亦引起媒體關注。
既巧合又諷刺 報道:3評估員在地震當日收解僱信
緬甸政府表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00人喪生。來自至少15個亞洲及西方國家的政府救援隊已抵達災區,派出人手合共達數百人,同時承諾提供數千萬美元的緊急援助。越南救援隊到達時更高舉國旗,整齊列隊進入災區,鏡頭捕捉其莊嚴畫面。
相關新聞:緬甸地震|中國救援隊救出倖存者出院 親述被困廢墟逾120小時飲尿苦撐
雖然緬甸軍政府與當地內戰局勢造成一定困難,但美國過去數十年仍能與當地合作提供人道援助,包括在2008年與2023年風災後的成功行動。
美聯社報道指,美國擁有全球最龐大、裝備最精良的災難應變能力與搜救隊伍,具備重型機械及專業訓練,可從瓦礫中救出生還者,但在今次災後,美國除了派出一個由三名非專業顧問組成的評估小組之外,幾乎沒有實際行動」。
報道中詳細提及,地震發生幾日後,美國才開始行動:派出三人評估小隊,皆為緬甸和泰國區域USAID辦公室的成員。諷刺的是,他們與全球數百名USAID員工一樣,在地震發生當天收到了解僱通知,其後被復職。
美國過往援助金額至少1,000萬美元 今次僅5分1
美國政府其後承諾提供200萬美元援助,並於週五再宣布撥款700萬美元,但與其過往援助水平相比相形見絀。
按照過往慣例,美國對類似天災初期階段的援助金額通常為1,000萬至2,000萬美元,並會隨後投入更多資源進行重建。
前USAID人道事務負責人查爾斯(Sarah Charles)指出,美國本應在地震發生24小時內派出20至25名災難專家,並可能動用來自加州與維珍尼亞州的城市搜救隊伍,總人數超過200人。他們具備犬隻搜索、後勤補給與水源處理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專業隊伍。
惟報道指,雖然在國會壓力下,這些救援隊的合約尚被保留,但相關運輸合約卻已遭取消,導致政府無法在災難來臨時迅速調動救援力量。
美媒:中國救出至少9人 美國相形見拙
相比之下,英國承諾提供1,300萬美元援助,並額外配對民間捐款500萬美元。中國、俄羅斯、印度、阿聯酋等至少15個國家均派出數十至數百名救援人員抵達緬甸。
中國救援隊在地震後48小時內便成功於首都內比都一間嚴重受損醫院中,與當地民眾合力救出一名老翁。至上週三,中國救援人員已在緬甸救出9名生還者,包括孕婦與兒童。在曼德勒市,他們更成功救出一名被困長達125小時的52歲男子。
Oxfam國際人道政策高級顧問林賽(Lia Lindsey)表示:「我們過去就擔心,特朗普政府上場後會拆解長達60年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對全球人道救援的支持。」她直言:「而現在,我們正親眼目睹其發生和衍生的後果——帶來更多的苦難與死亡。」
在特朗普政府新設的「政府效能部」主導下,USAID於1月20日特朗普就職日當天被停止資助,終止數千份合約,全球員工只剩少數人留任。此舉被批評為打擊自由派價值與削減人道支出。
緬甸地震是這一政策重整後所遇到的首場重大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