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自攜杯︱「走即棄」裝飲品未必環保? McCafé用外賣紙杯倒落自攜杯
發佈時間:10:00 2025-02-17 HKT
【消委會自攜杯/McCafé/即棄紙杯】不少市民都有買咖啡或手搖飲品(網上戲稱「廢水」)的習慣,部分人為免產生即棄紙杯及膠杯、杯蓋及飲管等,都會使用自攜杯購買外賣飲品。消委會今日(2月17日)發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調查結果,指各間連鎖店的自攜杯政策不一,其中一些店舖由於沒有事先標明飲品容量及杯身大小要求,導致滿瀉或是無法盛載,建議商戶改善。而大型連鎖快餐店(McCafé),有店員先用外賣紙杯製作飲品,完成後才將飲品倒進實試員的自攜杯內,未能真正達到「走即棄」。
消委會自攜杯︱外賣飲品店標準不一 無標明容量滿到倒瀉
消委會於去年11至12月期間,派實試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先後到訪20間售賣即製飲品的連鎖商戶,位於不同地區的各3間分店,以自攜杯購買外賣飲品,合共進行了60次實試。其中10間商戶有售賣即製咖啡(當中2間為便利店),另外10間則售賣手搖飲品(7間屬台式飲品、3間為手打檸檬茶)。
消委會自攜杯︱20間商戶均接受消費者以自攜杯購買飲品
實試員每次均會向店員查詢使用自攜杯的限制及所提供的優惠,並於下單時表明會使用自攜杯。但消委會發現,商戶資訊不全或籠統,可能或窒礙「自攜杯」行為。20間商戶均接受消費者以自攜杯購買飲品,在實試整體滿意度方面,超過七成評價均為「滿意」或「十分滿意」,以在手搖飲品店的體驗較佳。
然而,並非每次過程均同樣順利,有時即使帶備了自攜杯,最終不能使用。以一間有提供即製咖啡的便利店為例,實試員於其中2次實試中均因為自攜杯杯身過高,未能直接放置於咖啡出口處下方,而需使用即棄紙杯盛載,而店內亦缺乏相關資訊提醒消費者。
此外消委會提到,部分商戶僅以「大」、「小」、「標準」、「正常」等較籠統字眼標示不同大小的飲品,卻未有註明實際容量,即使向店員查詢,有時亦未能獲得清晰答覆,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其中一次實試員下單時向店員查詢,所帶備約350毫升的自攜杯能否盛載「標準」大小的凍咖啡,店員並無正面回應,只示意實試員參考放在店內的外賣紙杯大小,結果飲品在未蓋上杯蓋時已經滿瀉,而店員亦沒有嘗試協助清潔杯身。
相關新聞:走塑半年適應期10月21日屆滿 8成食客走即棄餐具 自備可重用餐具漸成習慣
消委會自攜杯︱McCafé先用紙杯製作飲品再倒入自攜杯
消委會亦發現,部分商戶製作飲品的流程,依然會使用外賣杯。在一間有售賣即製咖啡的大型連鎖快餐店(McCafé),實試員在不同分店的3次實試中,均按指示在櫃檯下單時先向店員表明使用自攜杯,並將自攜杯交予店員。然而3間分店的店員均先用外賣紙杯製作飲品,完成後才將飲品倒進實試員的自攜杯內,未能真正達到「走即棄」,亦有違其集團「綠色營運」理念和宣傳,「消委會對此深感失望」。
McCafé回應指,自攜杯只適用於其櫃檯所製作之產品。如顧客在McCafé櫃檯下單,須於下單時向員工表明使用自攜杯,及將其清潔的自攜杯交予員工進行產品製作。不過消委會反映,已按相關指示面對面下單,但過程仍然有使用到外賣紙杯。
另外消委會發現,雖然過半商戶有自攜杯優惠,然而實試發現並非每間均有清晰向消費者展示相關資訊。其中一間提供$5優惠的咖啡店,實試員在3次購買過程中,均發現相關資訊只以較小字體印於掛牆大型餐牌下方,未有透過如店內海報、電子屏幕、單張等宣傳,消費者或難以察覺而錯過優惠。
消委會自攜杯︱麥當勞:研究優化流程 配合可持續發展
香港麥當勞發言人表示公司一向有既定的營運流程,方便顧客於McCafé櫃檯下單時使用自攜杯。公司得悉消委會的調查結果,已即時加強員工訓練以作改善;同時正積極研究優化整個下單及製作流程,讓顧客可在自助點餐機或手機點餐時選擇使用自攜杯,配合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