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三個月內兩度工程車事故 張欣宇:港鐵處理是「無辦法中嘅辦法」促重做風險評估
更新時間:11:20 2025-04-28 HKT
發佈時間:11:20 2025-04-28 HKT
發佈時間:11:20 2025-04-28 HKT

周日(27日)凌晨約4時,港鐵東鐵綫一列工程車在沙田站往火炭站方向的路段完成架空電纜維修保養工作後,升降台因機件故障未能降下,工程人員評估後,決定須先在現場處理。期間,港鐵在來往沙田站至火炭站部分路段,採取單軌雙程行車安排。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今早(28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認為港鐵的處理已是「無辦法中嘅辦法」,若工程車強行移動,車上的升降台或與架空電纜碰撞。
相關新聞:機電署:對港鐵3個月內兩度發現工程車事故深表關注 將展開特別審核
張欣宇:港鐵處理已是「無辦法中嘅辦法」
至於短期內發生第二次涉及工程車事故,張欣宇指今次與上次事故非同類型,不過由於同屬東鐵工程車車隊,縱然成因不同,但結果均有影響正常行車,因此值得對工程車的資產管理重新作風險評估,檢討哪些工程車類型或相關工序若發生事故是會導致正常行車受影響,從而在科技和維修方面投入多些資源。
相關新聞:火炭站附近有工程車機件故障 已完成搶修 東鐵綫逐步回復正常
倘事故發生在外國或直接「停駛」
他指,當時工程車旁邊是有載客列車在行駛,令搶修人員可處理的空間非常有限,增加現場處理難度,舉例倘事故發生在外國,或直接「停駛」不行車。不過,以香港的標準,目標是盡量希望「就算架車開慢啲、班次疏啲,都起碼要行得通」。
張欣宇相信港鐵在日常保養已「跟足」原廠要求,相反以香港鐵路運作水平而言,「跟足原廠都未必夠」,因原廠期望表現水平或只達95%準時率,但香港日常已做到99.9%,因此若要思考新方法進一步推高水平,建議可在工程車加入新科技,例如傳感器(sensor)作主動介入,認為值得投放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