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三都純美體驗——全國唯一水族風情
更新時間:15:14 2016-07-26 HKT
發佈時間:04:59 2005-04-22 HKT
發佈時間:04:59 2005-04-22 HKT
貴州是中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據知至少有十七個部族世居於此,其中水族更只在貴州「出沒」,他們擁有豐富歷史、獨特文化,以及與世無爭的生活。來到水族自治縣的三都,在拜訪過當地的板告村寨後,更能感受到水族那近二千年來的純樸民風。
雖說水族自秦朝時已在貴州聚居,但原來他們並非「原居民」。據學者研究,水族祖先可能是廣西一帶的百越人,當年因逃避戰亂北上貴州落地生根,並成為貴州最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位於黔南州的三都縣,正是水族文化發祥地,這裏住有多達二十萬水族人,佔全縣人口六成五,憑着「人多勢眾」,令三都成為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在當地影響力甚大,惟這次參觀三都縣板告村寨,卻體會到水族人其實是非常和藹可親的。
位於三洞鄉的板告村,和大部分中國少數民族村寨一樣,在村口可見一座巨型牌坊,而一眾村民也打鑼打鼓的歡迎我們這批遊人到訪,站在牌坊下的一群水族少女,各人手執「烈酒」一杯,熱烈上前灌我們喝。老實說,這些酒精度隨時超過五十度的「烈酒」,並非人人能喝得下,不過心想這既是水族人自古以來的迎賓傳統,我們喝醉與否是另一回事,但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再灌客人喝酒,可能代表水族的民風已有所變質。
闖過「灌酒」這第一關後,我們便進到村內參觀,發覺跟中國一般農村差別不大,感覺有點落後、貧窮,但環境尚算乾淨。房屋依山而建,綠林農田到處可見,甚有小村落風情,小孩子們看見外來人到訪雖甚好奇,卻絕不抗拒拍照呢﹗
從村民口中得悉,這裏住有六十多戶人家,算是一個小村寨,但能成為三都縣政府着力推廣遊人參觀的地方,或因板告村沒有太多人工修飾及專為遊人而設的配套吧。
走在村內,你會發覺最具商業味的只有祠堂內的小型精品攤檔,售賣一些由他們以人手織製的傳統民族工藝品及衣飾,其中喚作「馬尾綉」的手織品,便用上馬尾毛作材料,由於綫條較粗且富彈性,織成布料並綉上圖案後,輪廓既柔和又具立體感,而在現場便有不少女村民即席示範編織馬尾綉,教我們大開眼界。由於馬尾綉織品不能大量生產,且製作需時,通常一塊可動輒賣上數百元人民幣,算是十分不錯了。
正當我們忙於選購馬尾綉及其他工藝品之際,原來在祠堂另一邊,一眾村寨長老已安坐下來,設宴歡迎我們。
只見桌上擺滿各式素食,原來這是水族人過「端節」(即我們的農曆新年)時所享用的菜式,就像農曆新年初一、十五要吃齋一樣,不同是當中還包括魚,因為在水族人眼中,魚也算是素菜一種呢﹗或許對城市人來說,這些「酒微菜薄」的食物一點也不起眼,但要知道我到訪時候並非端節,但板告村長老們卻以過端節的最高接待形式來歡迎我們,可見他們非常好客。雖然長老們只懂說水族自己的語言,和他們作的交流不算多,但在他們帶領下,眾人手牽手拿着酒杯,一飲而盡,忽然間,我們和水族也有過最親近一刻,縱然這不過是一次來去匆匆的拜訪。
雖說水族自秦朝時已在貴州聚居,但原來他們並非「原居民」。據學者研究,水族祖先可能是廣西一帶的百越人,當年因逃避戰亂北上貴州落地生根,並成為貴州最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位於黔南州的三都縣,正是水族文化發祥地,這裏住有多達二十萬水族人,佔全縣人口六成五,憑着「人多勢眾」,令三都成為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在當地影響力甚大,惟這次參觀三都縣板告村寨,卻體會到水族人其實是非常和藹可親的。
位於三洞鄉的板告村,和大部分中國少數民族村寨一樣,在村口可見一座巨型牌坊,而一眾村民也打鑼打鼓的歡迎我們這批遊人到訪,站在牌坊下的一群水族少女,各人手執「烈酒」一杯,熱烈上前灌我們喝。老實說,這些酒精度隨時超過五十度的「烈酒」,並非人人能喝得下,不過心想這既是水族人自古以來的迎賓傳統,我們喝醉與否是另一回事,但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再灌客人喝酒,可能代表水族的民風已有所變質。
闖過「灌酒」這第一關後,我們便進到村內參觀,發覺跟中國一般農村差別不大,感覺有點落後、貧窮,但環境尚算乾淨。房屋依山而建,綠林農田到處可見,甚有小村落風情,小孩子們看見外來人到訪雖甚好奇,卻絕不抗拒拍照呢﹗
從村民口中得悉,這裏住有六十多戶人家,算是一個小村寨,但能成為三都縣政府着力推廣遊人參觀的地方,或因板告村沒有太多人工修飾及專為遊人而設的配套吧。
走在村內,你會發覺最具商業味的只有祠堂內的小型精品攤檔,售賣一些由他們以人手織製的傳統民族工藝品及衣飾,其中喚作「馬尾綉」的手織品,便用上馬尾毛作材料,由於綫條較粗且富彈性,織成布料並綉上圖案後,輪廓既柔和又具立體感,而在現場便有不少女村民即席示範編織馬尾綉,教我們大開眼界。由於馬尾綉織品不能大量生產,且製作需時,通常一塊可動輒賣上數百元人民幣,算是十分不錯了。
正當我們忙於選購馬尾綉及其他工藝品之際,原來在祠堂另一邊,一眾村寨長老已安坐下來,設宴歡迎我們。
只見桌上擺滿各式素食,原來這是水族人過「端節」(即我們的農曆新年)時所享用的菜式,就像農曆新年初一、十五要吃齋一樣,不同是當中還包括魚,因為在水族人眼中,魚也算是素菜一種呢﹗或許對城市人來說,這些「酒微菜薄」的食物一點也不起眼,但要知道我到訪時候並非端節,但板告村長老們卻以過端節的最高接待形式來歡迎我們,可見他們非常好客。雖然長老們只懂說水族自己的語言,和他們作的交流不算多,但在他們帶領下,眾人手牽手拿着酒杯,一飲而盡,忽然間,我們和水族也有過最親近一刻,縱然這不過是一次來去匆匆的拜訪。
最Hit
中電消費券2025|$100消費券2類人合資格領取 全港餐廳及零售店適用 即睇使用方法/期限/商戶名單
2025-04-27 14:06 HKT
38歲《同事三分親》女星晒奢華之旅住千呎海景房 豪花五位數搭直升機潛水艇 曾傳戀天王淡出做名媛
2025-04-26 17:3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