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調查|港人較少讚美人怕被誤會「擦鞋」 市民盼政府邀名人推廣好客之都

更新時間:08:00 2025-02-24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2-24 HKT

不要小看一句多謝、一個微笑,或者竪起姆指,當中包含讚賞、認同、肯定,以至鼓勵。星島新聞集團為了解香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讚美行為,進行「推動社會正能量——你今日「讚」咗未?」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受訪市民認同讚美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但有近6成人「有時」或「很少」去讚美他人。被問到如何有效推廣香港讚美文化?有受訪市民建議政府應帶頭推動讚美文化,例如加大力度推廣香港為國際好客之都,鼓勵公眾人物多分享讚美故事,而學校舉辦「讚美周」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讚美文化的價值。

星島新聞集團今年1月24日至2月9日期間,在《星島頭條App》及《星島頭條》網站平台進行「推動社會正能量——你今日「讚」咗未?」問卷調查,總參與人數超過8,800人。

讚美別人有哪些好處?96%受訪市民非常認同或認同讚美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有22%受訪巿民認為讚美可以令對方感到快樂及鼓舞、促進良好關係及提升對方自信心。而受訪市民讚美最多的對象依次為伴侶、同事及子女,懂得讚賞自己的則佔6%。

開口說句謝謝,點頭給予微笑看似簡單,調查結果卻發現,只有約40%受訪市民表示自己會經常主動讚美別人。被問到為何不主動給予讚美?調查顯示,有33%受訪市民礙於害怕別人誤會奉承或其他動機、其次為怕尷尬難於啟齒、生活節奏繁忙及避免對方變得驕傲。

問卷調查邀請受訪市民提出有何建議可有效推動香港讚美文化?有人認為讚美文化要靠政府大力推廣,包括在公眾場所,例如港鐵、巴士,戶外廣告張貼正能量標語;又或設立「全民讚美日」,透過不同活動推動巿民主動讚賞別人;也有建議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邀請明星名人擔任讚美推廣大使,重塑香港好客之都形象,提升香港國際形象及促進經濟發展。

另有受訪市民表示,普遍打工仔擔心被誤會「讚美變擦鞋」,建議公司優化員工表揚制度,例如設置打氣板或感恩板,讓員工寫上感謝語句與同事互相鼓勵。教育方面,有市民鼓勵家長以身作則用讚美代替批評、用鼓勵代替責備,培養子女正向思維;學校可以舉辦「讚美文化周」,透過學習真善美的中華文化,培養學生欣賞他人的好習慣。亦有市民認為傳媒的傳播力量不容忽視,例如可報道社會上更多好人好事,肩負起說好香港故事的責任。

星島新聞集團主席蔡加讚(中)、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左),以及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右)日前為嘉許禮揭開序幕。
星島新聞集團主席蔡加讚(中)、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左),以及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右)日前為嘉許禮揭開序幕。
不要小看一句多謝、一個微笑,或者竪起姆指,當中包含讚賞、認同、肯定,以至鼓勵。
不要小看一句多謝、一個微笑,或者竪起姆指,當中包含讚賞、認同、肯定,以至鼓勵。

「每個人都有值得讚美的地方」

為了推廣讚美文化,為社會發放更多正能量,星島新聞集團去年推出《我要讚佢》項目,其中「最值得表揚學生獎勵計劃」日前舉行嘉許禮,表揚逾百位小學生,所有獲嘉許的學生均自動成為「我要讚佢大使」,會繼續透過真誠的心弘揚讚美文化。

星島新聞集團主席蔡加讚在嘉許禮活動致辭時表示,自己帶領團隊建立《我要讚佢》項目,目標非常清晰,就是要推動讚美文化,希望一傳十、十傳百,為社會發放更多正能量,只要用心觀察、用愛體會,每個人都有值得讚美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