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申訴王|天氣轉冷保暖內衣大比拼 實測4款質地邊款最保暖?

更新時間:08:00 2025-02-03
發佈時間:08:00 2025-02-03

天氣轉冷,市民需要注重保暖,保暖內衣成了必不可少的禦寒衣物。《星島申訴王》網購4件不同物料、聲稱具保暖防寒效能的長袖內衣,包括3件聲稱100%羊毛、絲質、棉質,及一件參照一般HEATTECH成份的混紡物料內衣,價錢約港幣40至200元。記者測試這4款保暖內衣的厚度、保暖程度和風乾速度。

絲質保暖衣最薄   羊毛最保暖

厚度測試:記者先量度4件內衣的厚度,得出結果分別為羊毛0.98mm、絲質0.26mm、棉質0.83mm及混紡1.03mm,結果是絲質最薄。

保暖度測試:兩位主持Victoria及Yuuki在實測前的體溫分別是36.2度和36.6度,在分別穿上不同質地內衣,並於室溫介乎20.5度至21度的冷氣房間內逗留半個小時後,穿羊毛和棉質內衣的Victoria,體溫均由36.2度上升至36.6度;而本來體溫36.6度的Yuuki,在穿上絲質內衣後體溫下降至35.5度,而穿著混紡內衣後,其體溫亦下降至36.5度,測試結果顯示,羊毛內衣的保暖度最高。

風乾速度測試:記者先將每件內衣分別放進水中5秒,在不擰乾讓它們自然滴水的情況下,將4件分別掛在冷氣房內,最終絲質需時1天乾透,羊毛約需時2天,混紡需時2天半,棉質則最久,需接近3天才完全乾透,因此在風乾速度方面,絲質較優勝。

市民:羊毛雖保暖   但穿上覺刺肉

《星島申訴王》訪問多位市民,邀請他們分享如何揀選不同質地的保暖內衣。不少市民認為羊毛及HEATTECH最能保暖,但亦有市民認為羊毛內衣雖然可保暖,但穿上時感覺刺肉,甚至會起「毛粒」,認為不舒適,相反HEATTECH和棉質保暖內衣則有不少市民認為較舒服並會選購。

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葉曉雲教授指出,保暖需看衣服的傳熱速度,傳熱越快則越不保暖。葉指,保暖內衣能否保暖主要看纖維成分,在我們網購的4款內衣的纖維中,以羊毛的保暖系數較高,包含仿羊毛的混紡物料內衣。葉認為,因羊毛不易傳熱,所以相對較能保暖,

棉花、真絲吸濕能力強

葉曉雲亦指出,棉花和真絲的吸濕程度較好。她解釋,因為棉質和絲質內衣可吸收人體的濕氣或水分,同時可構成輕微的保暖作用。另外,除了纖維成分外,布料的密度包括其厚度及編織的疏密程度,也會影響其保暖程度,內衣織得越密越保暖。

葉曉雲指,大部份人認為羊毛內衣穿上身時會感到刺肉,特別是在出汗後會更加不舒適。她解釋,原因是羊毛的毛在結構上有像鱗片狀,它會刺激皮膚和血管,因此,市面上不少保暖內衣會將羊毛混合棉質,再加上彈性纖維,這樣便可以做到保暖的同時亦保留舒服、吸濕和彈性的功能。

專家:怕癢或出汗人士可選純棉內衣

對於市民該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保暖內衣,葉教授表示,組合纖維的好處其成份是各取不同物料的優點,但哪一種組合最適合則沒有一定說法。她指,不同品牌的內衣有不同的組合物料,但最重要是按個人需要,包括生活環境、個人尺寸等,找出適合自己的物料。

她舉例指,如果怕癢或者出汗較多的人,可選擇純棉內衣;怕冷人士包括老人家等可以選擇純羊毛內衣,或是在棉質內衣外再加上一件純羊毛的第二層內衣;而絲質內衣則適合要求皮膚親和性好的內衣的人。

實測$300以下手提行李喼   布、金屬、膠邊款物料最耐用?

人肉實測4款防蚊產品 化學博士K.Kwong點評兩款「冇料到」

如果大家都有選購保暖內衣的心得和經驗,不妨留言與我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