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腎衰竭
更新時間:00:00 2023-11-16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11-16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11-16 HKT

當腎臟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十分一以下時,便無法有效排除人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水分,就是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接受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嚴重者需使用替代性療法來取代腎臟功能,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血液透析,俗稱「洗腎」;腹膜透析,即「洗肚」;以及腎臟移植,期間腎衰竭患者經常遭受許多的痛苦和困擾。其實傳統中醫藥可有效地幫助腎衰竭患者擺脫痛苦和困擾,甚至有機會避免接受透析或腎移植,挽救腎功能。
腎功能衰竭,簡稱腎衰竭,是指因腎病變,造成腎臟出現問題,導致未能有效帶走血液中的雜質,繼而影響身體的代謝,嚴重者可致命。腎衰竭區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腎衰竭」病情進展快速,當正常的腎臟在受到某種原因的傷害後,如外傷、燒傷或休克等,或是腎臟因某種原因阻塞,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導致腎臟血流供應不足而喪失原有的正常功能,無法順利排出體內的水、尿素及其他代謝廢物。「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隨着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最後演變成尿毒症。
腎衰竭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大部分是經由定期檢查所發現的,但也有些警覺性較高的患者會注意到腎臟情況的改變,如尿液出現泡泡、血尿、尿量減少或增加、頻尿、壓陷性水腫等症狀。隨着腎臟功能的衰退,病患會慢慢的出現一些末期腎衰竭及尿毒症狀,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疲倦、腰痠或腰痛、下肢水腫或眼皮浮腫、高血壓、貧血等症狀。
小董根據不同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採取辨證論治,如蛋白尿、血尿、水腫等。如果併發外感等表證,則採取急則治標的原則進行治療。始終腎衰竭的病徵因人而異,差異頗大,嚴重性高,小董行醫多年,臨床上遇過不少患者,在中醫藥診治下頗有成效。避免情況惡化,患者宜盡快找家庭中醫師診治。
最Hit
香港人口高齡化 銀髮經濟成大勢所趨 香港貿發局時尚家品及家紡展 推動樂齡科技普及化
2025-04-17 17:30 HKT
金像獎2025|許冠文再提名最佳男主角 首屆金像影帝得獎者 自認「失敗哥哥」後悔對許冠英太嚴苛
2025-04-25 15:00 HKT
家居冷氣吹出陣陣酸味 戶主稱「23度無事 調到24度就臭」 專家拆解3大成因
2025-04-26 06: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