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遷前特首辦議員歎倒錢落海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4-0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08 HKT

  林鄭月娥的前任特首辦公室將由金鐘甲級寫字樓,遷至已騰空的灣仔入境事務大樓23樓。財委會昨舉行特別會議,有議員指入境事務大樓計劃2028年重建,質疑前任特首辦公室裝修費「又倒咗落海」,關注政府為何不選用其他可長期使用的地方。政府表示,明白該大樓屬暫時地方,但認為相較租用私人物業,選址大樓可以「物盡其用」,兼節省大筆租金。 
實政圓桌田北辰指出,入境事務大樓早已計劃2028年重建,屆時林鄭的前任特首辦將可能要再度搬遷,用作裝修大樓內的前任特首辦280萬元公帑「又倒咗落海」,要求政府解釋為何不採用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地方,為納稅人「盡慳」。他又問及,當局會否檢討為前特首終身提供辦公室的做法,例如位於中環堅尼地道的前任特首辦只供前三任特首使用。
行政署指需顧及保安交通等
  行政署署長伍江美妮解釋,當局在物色前任特首辦的辦公地方需要顧及保安、交通、可以盡快使用等因素,需要找一個合適,且可以用得更長時間的物業。由於政府物業使用率非常高,經政府產業署物色後,發現入境事務大樓為合適地方。她又稱,明白大樓為暫時地方,但認為相較租用私人物業,選址大樓可以「物盡其用」,亦可以節省大筆租金。至於會否更改前任特首辦的服務安排,當局一直按當時的獨立委員會報告書建議執行,目前並無計劃削減支援。
特首辦開位拓展新媒體
  此外,特首辦本年度將增加3個非首長職位,包括兩個有時限的新聞主任職系職位,以及一名常額司機職系職位,涉款266萬元。
  特首辦常任秘書長蔡傑銘表示,辦公室會跟隨公務員事務局領導和統籌的整體縮減公務員編制2%的計劃。他指出,特首辦資源比較小,編制只有約100人,難以從內部調撥人手拓展新媒體工作,因此在必須要的情況下才開徵有關職位,而上述有時限職位以3年為基準。
  選委界馬逢國關注特首辦的新聞主任,與政府新聞處的分工安排。蔡傑銘解釋,特首辦要從事新聞和公關工作,需要與政府新聞處合作,當特首出席個別活動時,若新聞處派員出席,特首辦便不會出席,盡量減免重複工作。
  另一方面,政府在前年《施政報告》宣布推出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到今年年底會作檢討,以檢視成效或有否需要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