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4地盤搭MiC辦公室 設共用空間籃球場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1 HKT

房協近月於4個地盤搭建出新的MiC多功能辦公室,顛覆工地臨時寫字樓簡陋、工作環境條件欠佳的形象。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表示,MiC辦公室設有「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地盤運作所需的會議工作空間以及籃球場等,供工友作息和聯誼。他指,房協改善工作環境本身除了冀革新工地、推動關懷文化之外,「都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嘅共用空間,唔使坐喺路邊食飯。」
張冠華表示,推行MiC辦公室有3大目標,分別是加強智慧工地管理,改善工地環境並推動關懷文化,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首先,工作安全永遠是地盤首要任務,而房協轄下11個獲認證的「安全智慧工地」均包括一個「中央管理平台」(CMP),供監察和分析地盤實時情況。
監測安全 防止誤闖受限區
他指,MiC辦公室有助承建商設置CMP,例如工友上班時要經人臉識別及打卡入閘,數據會實時傳送至CMP作分析用途,如鏡頭發現工友入閘時未戴好安全帽,閘機亦會發出提醒。地盤的高風險區域亦設置鏡頭,並透過AI人工智能分析,若發現有工友誤闖受限危險區域,系統便會發出聲音廣播警號,同時通知CMP內的當值監督人員,使其能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例如透過無線電召喚前線工友返回安全位置,避免意外發生。
另外,MiC辦公室亦能大幅改善工地環境,設計前曾特別諮詢工友意見,加入包括冷氣休息區、淋浴設施、健身設施及聯誼康樂設施等設施。張冠華指,在傳統上蓋工程中為配合工作,只能將不同設施散落放在不同的地方,而MiC辦公室則提供相對寬敞的地方,整合不同功能供工友使用,且籃球場等設施更是傳統工地無法提供,「多功能籃球場朝早可以做早會,中午可以食飯及打籃球,放咗工就更加會打波啦」。工友身心健康、工地更添活力,這種關懷文化有助提升凝聚力,亦增加工人對地盤的歸屬感,他又說,希望此舉能讓年輕一代對工地環境改觀,吸引更多人入行。
目前,房協手上正規劃及興建的項目超過20個,當中15個處於不同的施工階段,而目前4個MiC多功能辦公室,分別是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的「WISE智安基地」、啟德2B1號用地的「合一盒」、元朗元龍街地盤的「元朗元瀧聚」,以及位於古洞北地盤的「協商3」,辦公室面積各有大小,分別由13至34個「盒仔」組裝而成。
成本數百萬 可用20至50個月
張冠華透露,30多個「盒仔」成本僅數百萬元,使用時長卻長達20至50多個月,更毋須設於地盤內,可令工程範圍變小,對比傳統做法,在工地用貨櫃辦公室,「一路起一路搬位,搬到最後都要去街外租寫字樓,每個月支出都幾十萬元」;且完工後,MiC辦公室會由承建商保存,大部分物料都可於下個地盤繼續重用,減少建築廢物的同時,房協更是歡迎承建商在其他非房協地盤重用,推廣職安健及工地關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