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易哽噎 研小杯裝果凍禁含蒟蒻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2 HKT

進食小杯裝蒟蒻果凍產品,兒童及長者隨時有較大哽噎窒息風險。政府提出修例建議,規定若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分;並要求所有預先包裝並含蒟蒻成分的果凍產品的外包裝,須標示預防哽噎風險的警告字句。同時,食環署食安中心已聯同教育局發信予各學校,建議學校小賣部及食堂等地方,停售或停止提供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的小杯裝蒟蒻果凍。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認同規管方向,關注當局下一步會否規管體積細小的糖果。
據環境及生態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指出,蒟蒻本身是安全的食物添加劑,但由於小杯裝蒟蒻果凍結實的質地和其獨特的產品設計,不當的食用方法可能會造成哽噎風險,對兒童更甚。在2024年年底,死因裁判官審理一名女童於學校食用含蒟蒻成分的小杯裝果凍產品導致窒息死亡的案件後,建議食安中心考慮禁止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含有蒟蒻成分的小杯裝果凍產品。
杯裝高寬45毫米或以下
當局最新建議修訂《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規定若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分;要求所有預先包裝並含蒟蒻成分的果凍產品的外包裝,須標示預防哽噎風險的警告字句:「注意:勿一口吞食,長者及兒童需在監護下食用。」。
當局計劃按「先訂立、後審議」程序修例,在今年年中刊憲和提交立法會審議,當中有關建議禁止銷售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的含蒟蒻的小杯果凍產品的修訂,將在修訂條例通過6個月後生效;而所有含蒟蒻成分果凍產品的標籤要求則在修訂條例通過12個月後實施。
議員關注會否規管體積細糖果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贊同當局的建議,因為老師需面對很多學生,很難在他們進食蒟蒻果凍時逐一照顧。他說,政府若立例規管不容許學校小賣部售賣相關產品,料爭拗減少。
家庭醫生林永和在電台節目表示,當局建議監管預先包裝蒟蒻食品減少悲劇發生機會,他強調,最重要是家長教育,如何避免子女急於食用時的潛在風險,同時亦要明白蒟蒻的營養價值很低。由於一般食肆亦提供含有蒟蒻成分的食物,他倡下一步可以探討如何減低相關進食風險。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亦在電台節目表示,認同有關修例方向,因小童、長者或吞嚥有困難的人士,在進食含有蒟蒻成分的啫喱時較容易哽噎,由於修例會以先修訂後審議的方式去做,相信當局已決定了大方向,惟料仍有討論空間。她稱,將向當局了解下一步會否規管體積細小的糖果,自己也曾在吃喉糖時不慎鯁喉,並引述一名兒科醫生專家報告,提及歐盟與馬來西亞等地有類似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