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美國霸凌政策自食其果 香港招攬科研人才切莫遲疑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6 HKT

近周看到一則報道,著名學術期刊英國《自然》向超過1600名美國科研人員進行調查,超過1200人考慮離開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瘋癲霸凌行徑,看來開始自食惡果,法國已向這批高科技人才招手,正是「手快有手慢冇」,特區政府要搶人才,就要快手。
特朗普上任後對外狂加關稅,對內大砍政府部門,勁削大學撥款,美國太空總署、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環境保護署等部門的科研人員均被裁減,美國衞生研究院撥款也大降,這機構每年給生物醫學研究提供數十億美元資助,美國科研人員深感不安,正紛紛向外尋出路。他們的首選是加拿大和歐洲,加拿大收到來自美國科研人員的求職大增,法國下月推出計劃,資助研究機構聘請外國科研人員,明顯向美國科研人員招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X平台發文,說:「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員,選擇法國吧!選擇歐洲吧!」
這批科研人員中,不乏香港現正大力發展的生科醫藥、環境保護甚至人工智能的相關人才,雖然香港未必是他們的首選,但香港的大學世界排名不低,大學的科研也很高水準,未必無條件與人爭,特區政府人才服務辦公室和各大學,要想想如何把握機會,以免落後於人。
根據港府2023年底的調查,經「高才通」來港的人士,大部分從事金融服務業,較從事創新科技的比例高近半,雖然這調查結果可能不是最新,但據日常所接觸及收到的資訊,似亦以從事金融服務業為多,雖然他們在港不會領取福利,更帶來消費,但畢竟政府搶人才的原意,是爭奪創新科技人才,政府和學術機構,宜切實想想如何吸引科技人才落戶香港。
特朗普上任即殺氣騰騰,有如土匪打劫的關稅政策,規模較小的東南亞國家幾乎不可能承受,惟有馬上投降,他又要求其他國家削減對華貿易,但這些國家若斷絕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同樣重創,美國官員的霸權嘴臉令人髮指,中國政府不可能就此「跪低」,也有能力一拚,而歐洲也不會就此俯首聽命。
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原因是美國人的消費遠大於生產,消費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接近70%,較歐盟和日本高逾10個百分點,較中國高逾30個百分點,各國家實際上是提供了大量廉價商品,滿足美國消費者的需要,這也是美國一直保持低通脹的原因,特朗普政府簡單地以大加關稅來解決赤字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很有可能最後一片混亂,落雨收柴。
特朗普政府的瘋癲政策開始損害到自己,美債美股大瀉,美元地位開始動搖,周二他放軟口氣,除了說無意炒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外,對中國的態度亦軟化,對香港而言,此刻積極擴大對外網絡,廣納人才,等待最壞時刻過去。
陳香蓮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