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傳承數百年企業精神「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回歸專題
更新時間:00:00 2022-06-28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2-06-28 HKT

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於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88年。在353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製藥過程中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嚴謹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並得以世代弘揚。

 北京同仁堂  從香港走向世界 
 1993年,北京同仁堂積極回應國家「走出去」的號召,在香港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全因當時同仁堂產品在香港已有50多年的銷售歷史,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同時香港又是著名的國際轉口貿易港。經過實踐,同仁堂逐漸在香港站穩腳跟。

北京同仁堂香港中環旗艦店
北京同仁堂香港中環旗艦店
1669年同仁堂牌匾
1669年同仁堂牌匾

  2004年,同仁堂集團最重要的海外發展平台——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公司業務主要包括在香港、澳門及中國以外市場經營中藥產品和保健品的生產、零售及批發業務,並提供中醫診療服務。

香港主板上市 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
  為了深耕香港市場,2006年,同仁堂國藥打破了「製藥不出京」的陳規,在香港建成了同仁堂境外第一個中成藥及保健產品生產研發基地,這也是香港中藥界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級別最高的生產研發基地。該生產研發基地的所有生產綫均獲得GMP認證,其自製的安宮牛黃丸及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自2008年推向市場以來銷售節節上升,成績斐然。
  2013年,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上市,五年間成為創業板市值超過百億港元的企業,並在2018年轉為主板上市,加快推進了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

全部生產綫均獲GMP認證
全部生產綫均獲GMP認證

業務遍佈全球五大洲
  成立至今,同仁堂國藥始終堅持深耕海外市場的專業化定位,走「經濟與文化相融並進」發展之路,成為中醫藥走向國際化的標誌性典範。今天,北京同仁堂的業務已經遍佈全球五大洲,在中國內地以外的28個國家及地區,開設各類零售終端(藥店、中醫診所及中醫養生中心)140餘家,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全球發展目標。

與時並進  迎接科技時代
  互聯網技術驅動和冠狀病毒疫情常態化,給世界商業模式帶來了深刻變革。從面對面的商業到數字對數字的商業,線上經濟從商業風口成為身邊常態。疫情之下,北京同仁堂開闢了自有網上商城、天貓香港旗艦店、多個跨境直播間,讓更多人享受技術帶來的便捷,打破由疫情帶來的地域距離,實現了傳統生產製造和商業零售模式向新零售生態驅動的重要轉換。

為客戶提供購物新體驗
  北京同仁堂解開傳統模式的鎖鏈,更多與消費者面對面、心連心。以行銷創新改革為起點,同仁堂有了更多與消費者溝通的應用場景,從更多需求角度出發,探索滿足中醫藥健康需求新命題。直播、互動、講座、活動,更多旨在提高服務體驗的新舉措,正在為同仁堂實現需求導向,不斷與需求無縫對接,產生新能量。
  展望未來,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丁永玲表示,儘管世界經濟回暖依然困難重重,香港經濟回復依然任重道遠,但世界越來越緊密,世界人民越來越渴望健康的心願,已經成為重振世界發展的現實前提。中醫藥,也在對抗疫情的重大突發衞生健康考驗中,證明了自己足以擔當世界健康共同命運的守護者、護航人。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丁永玲,是同仁堂海外創業的先行者。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丁永玲,是同仁堂海外創業的先行者。

同仁關愛 攜手抗疫
  北京同仁堂扎根香港近三十載,一直秉持「同修仁德 濟世養生」的企業精神,深耕香港市場,服務香港社會。2022年年初,香港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北京同仁堂積極履行駐港企業的使命擔當,向香港特區政府捐贈十萬盒藿香正氣片,價值近600萬港幣,全力支援香港抗擊疫情。

北京同仁堂向香港特區政府捐贈抗疫物資。
北京同仁堂向香港特區政府捐贈抗疫物資。

守初心擔使命 同仁堂投身本港抗疫
  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北京同仁堂先後向香港百年慈善團體嗇色園、中風病友組織慧進會、腦同盟、新健社及香港社區醫療教育服務協會捐贈總價值近70萬港幣的疫情防控物資,包括新冠肺炎快速測試劑、N95防疫口罩、北京同仁堂中醫藥健康藥品食品,如扶正茶及板藍根沖劑等等,為有需要的社會團體和廣大民眾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及保健援助。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林曼指出,同仁堂將繼續與香港同胞,共命運,屢行社會責任,提供更出色中藥產品。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林曼指出,同仁堂將繼續與香港同胞,共命運,屢行社會責任,提供更出色中藥產品。

  與此同時,北京同仁堂充分發揮國企作用和中醫藥特色優勢,積極調動資源,於疫情期間堅持全線門店正常營業,力保抗疫藥品市場供應,並為新冠確診市民提供免費的線上中醫診療服務,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以非常之舉,為推動香港上下同心戰勝疫情,貢獻北京同仁堂的健康力量。

2014年,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製作工藝精細包括投料覆核技藝、細料粉碎技藝、藥粉均勻混合技藝、合坨制丸技藝、蜜丸手工裹金的訣竅、蠟丸包裝技藝。
2014年,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製作工藝精細包括投料覆核技藝、細料粉碎技藝、藥粉均勻混合技藝、合坨制丸技藝、蜜丸手工裹金的訣竅、蠟丸包裝技藝。
2014年,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製作工藝精細包括投料覆核技藝、細料粉碎技藝、藥粉均勻混合技藝、合坨制丸技藝、蜜丸手工裹金的訣竅、蠟丸包裝技藝。
2014年,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製作工藝精細包括投料覆核技藝、細料粉碎技藝、藥粉均勻混合技藝、合坨制丸技藝、蜜丸手工裹金的訣竅、蠟丸包裝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