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校長陳卓禧堅持初心 港專拒做「學店」
院校高層每天想的,除了做好教育外,還要兼顧收生情況、人手管理、課程發展等多個問題,宛如營運企業。管理學校超過二十年,港專學院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說,工作最大挑戰是在外圍環境急速轉變下「生存」,同時繼續做有意義的教育工作。有別於商業機構,他認為學校學費不能隨便加,但成本卻連連上漲;人手不能任意解僱,但學校要不斷配合社會變化,管理層便要「諗計」開源節流,並且推動員工上進。
專業辦學,希望所在」是港專辦學的理念,據校長陳卓禧的解讀,就是要在辦學和管理達到國際標準,給學生未來的希望,達到其人生目標。不過,學校要顧理念,又要自負盈虧,便迎來許多「矛盾」,最先出現於平衡收入與成本之間。
他解釋,學校不能隨意加學費,教育局常呼籲學校最好不要加,但營運成本不會隨之下降,例如校舍租金,市差不會減,市好卻急漲。校方也不能因「業績」不好就隨時裁員,運作上受到重大限制,「很多人將要自負盈虧的學校,視作商業機構,我們剛相反,講求可持續發展之餘,也堅持成立初心。」
「專業辦學 希望所在」
陳卓禧說,辦學時經常問自己兩大問題,包括學校為何存在,以及應如何存在。港專前身是全港首所提供業餘工業教育的民辦院校—旺角工人夜校,陳卓禧指辦學是為了幫助基層就業和失學問題,其後也堅持理念,「很多機構在成長歷史中,要犧牲服務對象利益,但我們堅持不變。」
他舉例,十多年前,港專辦官立夜校,學費每月僅為數百元,有政府官員認為夜校價值低,要求港專轉辦毅進課程,「我們不會放棄原本服務對象,讓基層以後無夜校讀,這違反我們育人事業原則。」
為了平衡收支,只能在其他地方「慳」。陳卓禧不諱言,校內教職員薪金未必達到市場水平,有大型項目建設時,也要左右「格價」,舉例原本要四五百萬元才能完成裝修的禮堂,學校會去找願意只收一二百萬元便接單的承判商完成,「最後還要籌錢做。」同時間,港專隨着社會需求,開辦各類能增加收入的課程,陳卓禧形容,這是「拉上補下」,「要津貼收費低的課程,始終要有其他課程賺錢。」
社會對課程內容要求轉變急速,學校所有人手都要跟上步伐,是管理層面對的另一大難關。陳卓禧坦言,以前學校不會辦的課程,不會使用的教學方法,必須隨着時代轉變,才能保持競爭力,不過,商業機構可以「換血」,老臣子可能被一批批裁走,但學校卻要把衝擊減到最低,「這是非牟利機構走企業化的路。」
隨時代轉變保競爭
不過,留下來也不代表可以安於逸樂。陳卓禧坦言,學校要為員工制定的,不會是對他們的理想安排,反而是要協調各方,一同進步,「員工們一定要承受。」科技發展是近年社會的一大趨勢,陳卓禧指,即使是校內管理市場推廣的人手,也要學習和掌握如何利用社交網站等平台幫學校宣傳,「學校不會只求換走舊人,引進懂得新技術的人。」
但港專也會裁員,陳卓禧認為,表現差的員工一樣無得留低,但事前會先給予機會了解困難,「一般機構話炒就炒,我們不會,所以挑戰大得多。」
政府資助反令學科單一
投身教育服務二十多年,陳卓禧坦言政府投放了更多資源在教育界,同時對市場作出更多干預和規管,懷疑因此令學科變得單一,各行業請人更難。
政府用在教育的資源增加,但多了規管,陳卓禧形容「是好事也是壞事。」對於其中一項新教育資源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他說只有指定範疇的課程才能受到資助,未必能涵蓋所有社會最需要的行業人才,「也有些課程未必受資助,因為達不到政府要求……將來新行業有需求,你(政府)又適應得來嗎?」
他又懷疑,對比二十年前,本港的持續教育進修課程在種類上變得更單一,學生選擇變少,不同企業請人變得更難,「好像以往街上有很多小販,市場有甚麼需求也能即時提供,但現在市民想買東西未必能買到,而政府沒意識到這件事。」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陳卓禧說,港專前身辦學是為了幫助基層就業和失學問題,其後也堅持理念。
■二○一五年港專因何文田文福道校舍租約期滿,遷入完成翻新工程的馬鞍山新校舍,與現有的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結合成「雙子校園」。 ■港專在何文田公主道、馬鞍山鞍誠街及耀安邨均設有校舍,圖為位於馬鞍山鞍誠街的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
專業辦學,希望所在」是港專辦學的理念,據校長陳卓禧的解讀,就是要在辦學和管理達到國際標準,給學生未來的希望,達到其人生目標。不過,學校要顧理念,又要自負盈虧,便迎來許多「矛盾」,最先出現於平衡收入與成本之間。
他解釋,學校不能隨意加學費,教育局常呼籲學校最好不要加,但營運成本不會隨之下降,例如校舍租金,市差不會減,市好卻急漲。校方也不能因「業績」不好就隨時裁員,運作上受到重大限制,「很多人將要自負盈虧的學校,視作商業機構,我們剛相反,講求可持續發展之餘,也堅持成立初心。」
「專業辦學 希望所在」
陳卓禧說,辦學時經常問自己兩大問題,包括學校為何存在,以及應如何存在。港專前身是全港首所提供業餘工業教育的民辦院校—旺角工人夜校,陳卓禧指辦學是為了幫助基層就業和失學問題,其後也堅持理念,「很多機構在成長歷史中,要犧牲服務對象利益,但我們堅持不變。」
他舉例,十多年前,港專辦官立夜校,學費每月僅為數百元,有政府官員認為夜校價值低,要求港專轉辦毅進課程,「我們不會放棄原本服務對象,讓基層以後無夜校讀,這違反我們育人事業原則。」
為了平衡收支,只能在其他地方「慳」。陳卓禧不諱言,校內教職員薪金未必達到市場水平,有大型項目建設時,也要左右「格價」,舉例原本要四五百萬元才能完成裝修的禮堂,學校會去找願意只收一二百萬元便接單的承判商完成,「最後還要籌錢做。」同時間,港專隨着社會需求,開辦各類能增加收入的課程,陳卓禧形容,這是「拉上補下」,「要津貼收費低的課程,始終要有其他課程賺錢。」
社會對課程內容要求轉變急速,學校所有人手都要跟上步伐,是管理層面對的另一大難關。陳卓禧坦言,以前學校不會辦的課程,不會使用的教學方法,必須隨着時代轉變,才能保持競爭力,不過,商業機構可以「換血」,老臣子可能被一批批裁走,但學校卻要把衝擊減到最低,「這是非牟利機構走企業化的路。」
隨時代轉變保競爭
不過,留下來也不代表可以安於逸樂。陳卓禧坦言,學校要為員工制定的,不會是對他們的理想安排,反而是要協調各方,一同進步,「員工們一定要承受。」科技發展是近年社會的一大趨勢,陳卓禧指,即使是校內管理市場推廣的人手,也要學習和掌握如何利用社交網站等平台幫學校宣傳,「學校不會只求換走舊人,引進懂得新技術的人。」
但港專也會裁員,陳卓禧認為,表現差的員工一樣無得留低,但事前會先給予機會了解困難,「一般機構話炒就炒,我們不會,所以挑戰大得多。」
政府資助反令學科單一
投身教育服務二十多年,陳卓禧坦言政府投放了更多資源在教育界,同時對市場作出更多干預和規管,懷疑因此令學科變得單一,各行業請人更難。
政府用在教育的資源增加,但多了規管,陳卓禧形容「是好事也是壞事。」對於其中一項新教育資源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他說只有指定範疇的課程才能受到資助,未必能涵蓋所有社會最需要的行業人才,「也有些課程未必受資助,因為達不到政府要求……將來新行業有需求,你(政府)又適應得來嗎?」
他又懷疑,對比二十年前,本港的持續教育進修課程在種類上變得更單一,學生選擇變少,不同企業請人變得更難,「好像以往街上有很多小販,市場有甚麼需求也能即時提供,但現在市民想買東西未必能買到,而政府沒意識到這件事。」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最Hit
長者優惠計劃2024|5大優惠津貼 電費4折/免費電話費/煤氣半價(附申請資格/所需文件/減免詳情)
2024-11-18 18:17
哈佛認證!5種食物降膽固醇最好 醫生首選這種魚 防中風心臟病
2024-11-18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