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安盛人事總監 傳授90後相處之道化身員工「醫生」

好的人事政策能為企業管理帶來不少正面影響,AXA安盛首席人事及企業管理總監林美瑤並非人事崗位出身,惟憑着與九十後員工相處,她認識到年輕人於「不積極」、「無目標」等負面標籤的背後一面,從而學會改變公司人事管理方向,更得以成為管理人員「醫生」,為員工解決人事困惑。
林美瑤是位非一般的首席人事總監,既非人事管理出身,過往工作經驗亦大多與保險銷售、企業發展等商業範疇相關。她於○七年加入安盛,○九年開始主理行政總裁辦公室,協助總裁拓展業務。直至四年前原任人事總監離任,她才正式擔任人事崗位。惟林美瑤跟不同年齡層員工常有接觸,讓她得以憑經驗為管理人員解決人事疑難,更被冠上「醫生」稱號。
與新世代須多溝通
  九十後員工常為上一輩管理人員帶來煩惱,林美瑤卻不認同。安盛三年前推出逆向導師計劃,林美瑤是首批參與計劃十位總監級高層之一,期間她從九十後基層員工兼「師傅(Mentor)」身上,慢慢認識到當今青年想法,「管理人員對年輕一代有錯誤印象,總認為他們不夠我們這一代人勤力,亦看似沒甚麼目標方向,但其實新一代需要多溝通,讓他們明白公司決定,而非甚麼都是老闆說了算。」
  與師傅傾談之間,林美瑤得悉安盛辦公室未鋪設WiFi對年輕人有「嚴重影響」,新世代亦不再把彼此薪酬待遇視作「秘密」,更甚是九十後於同一公司工作兩三年便盼轉換新環境,各種發現讓她訝異,亦為她的管理方針帶來不少改變。「管理層經常期望有忠心員工,最好做上五至十年,但如今我知道年輕人為了不多人工升幅也會離開,大家都沒有做錯,只是年輕員工取向不同了。」
  林美瑤認為,管理層必須有心理準備,不斷培訓新人,故安盛曾多度舉辦工作坊,讓中高層人員了解年輕員工心態,分享溝通相處之道,並着經理不應接連數天、一次把工作須知傳授予新員工,該遷就年輕人喜愛慢慢吸收的學習習慣,「我們努力了兩年,成果不錯,原本有經理很不喜歡年輕員工,如今他講明只聘請應屆畢業生,從中可見到管理取向有所改變。」
  因應林美瑤對人事管理有一套心得,故公司屬下九個部門的管理人員也喜歡找她「診症」,平日她上班有近半時間都要「見病人」,當中有年輕經理,亦有資深管理層。她不諱言,多數「病症」源於管理人員有感下屬表現不符預期,卻難以開口訓示,「他們跟下屬對話時,不斷繞圈子,最後甚麼重點也沒說到。」
為員工「診症」解憂
  角色扮演是林醫生常用的診症方式,「我扮上司,經理扮下屬,我教他們怎樣開口。」林美瑤坦言,經理聽到其表達方式後,不少人會感到為難,並指有機會把同事弄哭。惟她亦指,善意和直接溝通方式始能解決問題,「不少成功例子證明,雖然方法或會令下屬不開心,但他們會慶幸上司坦白,否則他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表現不妥。」
  林美瑤笑說,近四五年從人事工作中取得更大滿足感,更慶幸能為一眾同事把脈解憂。她深信,人事政策是死板條文,只有管理人員懂得靈活變通,始能為公司、為員工帶來雙贏局面,「正因我並非人事崗位出身,我對業務管理亦很熟悉,能為管理人員帶來更好建議。」

推彈性工時助員工適應搬遷
  安盛總部於一六年中搬到黄竹坑,逾千名員工有七百多人需搬到新辦公室,林美瑤因而推出多項人事政策及配套,協助員工適應新轉變。
  安盛由商業核心樞紐灣仔,搬到交通不便、當時連港鐵南港島線亦未開通的黃竹坑,林美瑤可體諒員工或有怨聲,「同事家住大埔,每日上班交通時間都很長……我也試過在隧道內塞車,車子等一個小時亦沒移動半分。」有見及此,她安排全公司上下推行彈性工時政策,絕大部份員工可在家工作,如其下屬每周會自行協調及輪流在家工作一天。
  林美瑤指,推動員工在家工作決心,不止從管理層態度反映,更甚是安盛把所有員工的桌上電腦換成手提電腦,方便同事在家工作,「我們從不否認搬公司是為了節省成本,但事前已與員工有溝通,並承諾會為他們更換新電腦、鋪設WiFi網絡等。」
  搬到新辦公室後,安盛把其中一層劃為休閒區「The Hub」。林美瑤解釋,管理層盼為員工打造環境舒適空間,此層樓擺放多張桌椅,方便同事召開非正式會議,每月又會舉辦工作坊,早前她也在此處跟下屬分享公司最新資訊,「如今我們八十位總監級高層可面見下屬向其解釋政策,雙方有較多互動。」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林美瑤指,管理層盼為員工打造環境舒適空間,故設立休閒區,方便同事召開非正式會議。
■林美瑤指,管理層盼為員工打造環境舒適空間,故設立休閒區,方便同事召開非正式會議。
■安盛總部於一六年中搬到黄竹坑,管理層把其中一層劃為休閒區「The Hub」。
■安盛總部於一六年中搬到黄竹坑,管理層把其中一層劃為休閒區「The Hub」。
■安盛不時會舉辦工作坊,讓中高層人員了解年輕員工心態,分享溝通相處之道。
受訪者提供
■安盛不時會舉辦工作坊,讓中高層人員了解年輕員工心態,分享溝通相處之道。 受訪者提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