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獅城搶頭啖湯 香港豈可執輸

  港府公佈與新加坡達成「旅遊氣泡」原則協議,料數周後可以落實,讓兩地旅客毋須接受強制檢疫,就可以互訪,為被「困」在港十個多月的港人,帶來外遊曙光,將可滿足港人外遊的需要,但外遊是輸出消費,對提振本港經濟,作用有限,唯有開關,迎接外地遊客,才可挽救一潭死水的旅遊和相關行業。昨天新加坡宣佈,容許中國旅客檢測呈陰性結果後入境,毋須接受強制隔離,有搶客意味。港府必須緊跟形勢,在確保防疫安全下,盡快研究容許內地人免隔離來港公幹、旅遊。
  中國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洗禮,發展出強大的檢測能力,短時間內可以透過對數百萬人的大篩查,迅速控疫,而且是檢測可信度最高的國家,加上內地疫情長期穩定,內地人出境旅遊,對接待地構成的風險非常之低。國際「旅遊氣泡」有既定安排,出境一地和入境一地均須檢測,呈陰性才放行,再加上流動程式紀錄入境旅客行蹤,即使染疫,追蹤和控制也有保證。
  新加坡先後向澳洲、紐西蘭、越南等地旅客取消入境隔離限制,現在中門大開迎接中國客,大有為挽救經濟、搶喝頭啖湯的意味。香港人要面對現實,想救經濟,就要早日開關,要以防疫的科學原則為考量,不要受政治影響,只要防疫安排保證入境旅客不會播毒,應盡快容許內地人訪港。澳門已實行多時,未見出事,香港還等甚麼。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