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醫療券過河機制 制定跨境醫療發展藍圖

跨境安老是近年不少港人關注的議題,為配合這目標,特區政府正積極就「醫療券過河」設立標準,研究將其使用範圍擴大至更多大灣區城市,做到「錢跟人走」,便利移居內地的港人。不過,當中許多細節包括執行方法、如何對接內地政策等都要仔細考慮。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22年中約有53萬名港人通常逗留廣東省,當中65歲或以上的約9萬人。目前每名年滿65歲的長者,每年可獲2000元的醫療券。計畫更已擴至大灣區的合資格港人,但使用範圍僅限於港大深圳醫院及其屬下的社康服務中心,相關交易率至去年底已逾12萬宗,涉款累計超過3990萬元,可見居住在內地的港人,對香港醫療支援有一定需要。


關於醫療券跨境使用,立法會議員有許多意見,包括擴大醫療券範圍到內地三甲醫院、非大灣區內的醫院等,甚至有建議擴至港人安老勝地福建。現時局方正積極探討擴大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除港深醫院以外的醫療機構,設計多項醫療券使用標準,包括對接香港管理模式,亦表明傾向考慮有關機構有否本港持牌人,並優先考慮有較多香港長者居住的內地城市。


據了解,政府強調「香港管理模式」,是鑑於內地私院或門診質素參差,若使用醫療券時發生醫療事故,而該機構又納入准許使用範圍,港府隨時會被牽連。政府最緊張是「有冇人孭飛」,由於本港無法規管內地機構,因此傾向有港醫坐鎮、醫療服務標準及臨牀管治架構與港式管理水平相若的醫療機構,才可使用醫療券。


事實上,目前港人在內地經營的大醫療機構,都集中在一些較發達區域,一旦去到其他地方,情況未必可控,尤其內地各省市法規不一,醫生資格要求不同,未必達互認基礎,醫療體制及服務提供方式也有別,因此外擴至大灣區以外的省市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時間研究清楚。


我倒認為,港式管理並非唯一保證,最重要是符合國際通用醫療指引、儀器和設備且數據透明。其實,內地三甲醫院在一些方面較本港機構有優勝之處。有業界人士舉例,如在內地三甲醫院推行醫療券,在用藥方面甚至更有保障,因為三甲醫院使用的藥物十分齊全,很多藥都是原廠產品,又或是原廠材料在內地合成製造,質素均有保障。相反,大部分市民在香港都是去私家診所看病,很多診所為節省成本,都會使用處方代用藥而非正廠藥。除了藥物是原廠,內地在審批新藥方面亦較香港快,部分新藥一推出,內地很快已獲准使用。由此看來,若醫療券在內地擴大使用,醫生對病人開具處方藥物時,要弄清楚是否要跟足香港的藥物名單,還是可接受內地的處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醫療券在港推出時,濫用個案不勝枚舉,有人以券取藥後將之變賣;有商店向長者促銷眼鏡、海味、湯料等商品,有藥房職員游說長者五、六折折現醫療券,引起不少爭議。儘管政府早已限制醫療券不可用來純粹購物,但許多店鋪會設中醫師開出「假藥單」應對,相關漏洞尚未完全堵塞。因此,在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的同時,當局也要檢視舊有制度,着手制定規範化的操作機制,例如釐定清晰的使用準則,並審核醫療券使用情況,避免濫用問題在異地重蹈覆轍。


特區政府表示,正與內地當局合作,可能會對醫療服務提供者進行背景審查,同時探討由廣東省衞健委協助監察使用醫療券,稍後會公布更多詳情。


事實上,現階段政府應先總結醫療券計畫在港深醫院的經驗,做好詳細研究,再考慮在一些重點省市推行,起碼要有較好的醫療水平、服務質素、臨牀管治制度、兩地互認基礎等。同時,亦需考慮收費安排,以至跨境聯網技術問題,逐步完善機制。


醫療券過河只是大灣區跨境融合的其中一步,政府應盡快制定跨境醫療發展藍圖,在推動兩地醫療資源及病歷互通的同時,長遠聯合培訓醫學人才,全方位支援港人在灣區城市就醫。隨着愈來愈多的香港人長居內地,若他們能適當配對內地的醫療服務,相信對香港公院人手緊絀的情況亦可起紓緩分流作用。


蔡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