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世界變局 香港機會來了!|巴士的點評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出席一個媒體高峰論壇時話,香港每次崛起,都是在世界變局中實現,他形容「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世界有變局,香港有新局」,而香港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在識變、應變、求變中,實現自我超越的歷史。

鄭主任的講話甚有啟發性,也凸顯了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為甚麼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會。

香港從1842年開始被英國殖民統治,初期100年發展較慢。第一波的變局源自二次大戰及國共內戰。香港在二戰時人口跌至50萬,戰後數年香港人口急增至220萬。當時香港不受戰亂影響,大批內地工業家帶著資金和技術來港,還有大量的內地人移居香港,在人力資源、技術和資金方面,為香港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

香港遇到第一個變局是亞洲產業轉移。到了1970年代,當時日本早已在美國扶植之下崛興,但是隨著逐步發展,勞工成本已比較昂貴,一般的製造業開始向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所謂亞洲四小龍轉移。香港得助於早年引入的人才、技術甚至機器,食正這一波的工業發展浪潮。

香港遇到第二波的變局是中國改革開放。國家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改革開放的目標,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打開國門,大力發展經濟。隨著香港經濟發展,勞工密集的製造業在香港逐漸變得成本太高,而香港的廠商就帶著資金和技術,回流到珠三角等地設廠。在中國改革開放這個驚動世界的變局中,香港開始實現第二波的崛興,逐步發展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及金融中心。

如今第三波的世界巨變到來。這是一個東升西降的過程,也是一個「換老大」的過程。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是世界的老大。但隨著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勢將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這個「換老大」的過程中,美國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所以在方方面面要壓制中國崛興。在這個中美摩擦日益加深的前提下,又一個世界巨變來臨。

如果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如果在一個中美關係和好的世界,香港的角色反而沒這麼凸顯。單舉金融為例,中國公司可能更喜歡去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因為那裏可以獲取更加高的估值。但自從美國政府將金融武器化,甚至聲言要踢中國公司離開美國股市之後,中國再不能夠依賴西方金融市場。

又例如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當中,香港雖然是一個主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但是無論倫敦、紐約還是新加坡,都可以發展人民幣業務,國家過去不會獨靠香港。但是在中美關係日趨緊張,特別是俄烏戰事中,美國濫用美元霸權和制裁工具後,就令國家要有更加多戒心,香港也就成為一國之下、一個高度可以信託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的角色已進一步凸顯出來,未來東西方會形成兩個世界。香港作為東方世界裏一個高度國際化城市,有重大作用。過去如果說發展速度和經濟體量,內地的大城市例如深圳或者上海,它們都比香港快和大。如果說國際性,倫敦和紐約也都比香港好。但是如今在一個東西分裂的世界當中,香港具有其獨特的角色。所以鄭主任說的「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世界有變局,香港有新局」,的確很清楚地點出香港未來的發展路向。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