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參與內地航天任務 提升高質量科研力 | 社論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即將發射升空,3名第3代航天員將在軌半年,展開研究試驗,其中2人屬「90後」,顯示航天員持續年輕化。內地亦透露,來自港澳的2名載荷專家已於8月入隊,正接受航天任務訓練,形容2人身心狀態俱佳。從航天員輪替,可見內地有周詳的人力部署,延續征空計劃,而香港科研界在過程中亦積極作出貢獻。

  香港的大學具備堅實的基礎科研實力,多支科研團隊歷年多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例如由理大研發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為國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提供支援;中大的大豆研究項目隨國家「天舟六號」及「神舟十六號」飛船升空,成為香港首個在太空的農業科學實驗。香港科技人員多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足證國家對香港科研水平和能力的認可、信任。

  特區政府一直支援航天科技研究,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支持各科技範疇的研究及發展,例如提供研究經費,支持大學的學者做高質素的科學研究,本港3間大學開辦有培訓航天專才的本科及碩士課程,每年有不少於100名畢業生,為本港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由於未來將有香港人候命征空,將會掀起航天熱潮,會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國家的航天任務,形成一股新力量,推動和提升本港的科研工作,推動香港的高質量經濟發展。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