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的士業要從改革自身問題開始 | 巴士的點評

的士業界因為不滿叫車平台和他們競爭,醞釀抗議行動。香港無線電的士聯誼會在本周二召開香港的士同業大會,會上有人提議去信特區政府,要求即時停止白牌車平台運作,如當局在下周三(2月19日)前未有回應,業界將會由3月5日開始暫停載客服務,不少於5日。信中提到現在是「生死存亡之間」,業界要團結一致,背城一戰,取回的士業的合法權益。
的士業受到網約車平台衝擊,業界指生意流失3成,所以想罷駛抗議。問題是為何市民要坐網約車,而不坐一般價錢較平的的士呢?主要有3個原因:
一,服務態度差。的士行業良莠不齊,每架的士、司機都是個體運作,並無評分機制,所以的士司機態度差不會受懲罰,而是由整個行業承擔責任。
二,討厭短途客。很多人坐的士都有這個經驗,就是如果上車只是去比較短途的行程,不少的士司機會黑面,甚至有諸多理由拒載。由於乘客遇見這些情況太多,所以逐漸去短途都不敢搭的士,以免自討沒趣了。但的士打開門做生意,理論上不能揀客,結果部分司機黑面揀客,就令整個行業形象受損,要付出代價。
三,無電子支付。網約車最大方便之處是,可以預先看到車資,上車之前以信用卡付款,所有收費一目了然,下車的時候又不用拿錢付費,免卻找續的麻煩。現在電子支付極其流行,大家身上越來越少現鈔,有時拿着1000元的大鈔,給的士司機找續時,又遇上黑面司機話無找。即使正常付費,收回一大堆硬幣零錢,也不知道放哪裏好。
的士司機有一百個理由不接受電子支付,置乘客的方便於不顧。市場傳聞其中一個原因是認為電子支付有紀錄,如果他們報稅時少報收入,就會被追究。這是的士司機自己個人的利益,但損害了乘客的利益。
網約車是從一個整體上解決的士乘客遇到上述3大問題,司機基本上不會黑面,坐短途亦沒有問題,電子付款快捷方便,加起來就是良好的服務體驗,所以很多人寧願搭較貴一點網約車,而不坐較便宜的的士。當然更加不要說有「黑的」的問題,有一小撮害群之馬專劏遊客濫收車資,更加損害了香港形象。
政府嘗試平衡不同利益,搞點改革,包括引入的士車隊,現在有部分經營者加入,正在試驗當中,如果成功,值得全面推廣。
其實的士業即使搞大罷工,最後關鍵還是一個「理」字,要看市民支不支持。不坐的士的市民不會受的士罷工影響,會坐的士的市民很多因為對的士服務不滿,而不會支持罷工。估計的士罷工5日難起作用,既可能的士參與行動者不多,亦可能即使有多數的士參加,結果反而令市民更加習慣使用網約車來取代的士,發覺沒有的士生活也一樣過。
的士行業如要徹底解決他們被用家嫌棄的問題,應該由改善自身服務開始,例如由同業自行籌組網約平台,讓絕大部分的士加入,基本上用網約車的方法去叫的士,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市民坐的士不便的問題。
市民要求十分簡單,只是想要合理一點的服務,想要好一點態度。的士行業試圖用罷工來逼政府就範,並未解決核心問題。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
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