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美國大裁員 | 油尖多士

特朗普精簡政府,目標是將政府預算減掉30%至40%。由馬斯克率領的政府效率部,大刀闊斧,裁掉所有試用期的僱員,人數高達20萬。
其中例如衛生研究院和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即為人熟知的CDC),裁員的規模約為5200人;能源部已有2000名試用期員工被解僱;教育部的試用期員工包括總法律顧問辦公室、特殊教育和康復辦公室,學生援助辦公室,都已經收到了「大信封」。
退伍軍人事務部已解僱1000多人,據報每年可節省9800多萬美元。森林服務局的炒魷名單也超過3400人。這幾個部門裁員規模都過千,人數比較少的部門有小型企業管理局、人事管理辦公室、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但這個部門的工會正在和政府打官司,訴訟期間不得解僱任何人。
如此雷厲風行,很難不出差錯,有些部門已經召回了被炒掉的僱員,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美國國家核安局,這個部門負責監管美國核武器,其中一些要職人員處於試用期,裁員令發出之後不得不立即召回,否則後果可大可小,可謂擺了個烏龍。
此類烏龍事件,想必不在少數,因為無論特朗普還是馬斯克,都不會過問炒魷的細節,具體如何執行,只有各個部門的主管才知道,但政府效率部是新衙門,新人空降,只能一刀切,才符合馬斯克的「效率」。
大裁員自然怨聲載道,但特朗普在上一任已經飽受輿論攻擊,被華盛頓官僚欺瞞耍弄,身經百戰,如今可算刀槍不入,而特朗普也絕不是那種「做大事而惜身」的政客。
其實早在90年代克林頓當選上台,也曾大規模改革聯邦政府架構,8年內裁員高達30多萬,破天荒消滅政府赤字而有盈餘,但當年的輿論沒有對克林頓的改革窮追猛打,精簡政府被視為善政。但時隔20多年,政府再度無限膨脹,赤字衝破天際,輿論哭天喊地,視特朗普和馬斯克為大惡人,此間差距,正可證今日美國之病。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