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 《哪吒》系列的啟示 | 中環High Tea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即《哪吒2》,上映第21天即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首,創下了中國及亞洲電影最佳歷史票房成績,這一個亮麗的成績得來不易。《哪吒2》的靈魂,其導演楊宇(餃子)顛覆了傳統,他以「打破成見,扭轉命運」的精神,創造了中國電影業的一個神話,這是一個完全值得香港去學習的打拼精神。

  中國動畫曾經經歷過票房失利的低谷,大大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創作者也只能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以求存。但餃子相信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是願意購票入場觀看好的作品。《哪吒1》和《哪吒2》的成功就是基於這種「以真心換真心」的精神去創作和製作,結果是空前的成功。

  餃子的信念如何可以應用於今日的香港?今天,香港正經歷經濟的低谷,面對龐大的財赤,特區政府要為拼經濟打開一個新局面,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南下與香港各司局級官員交流,提出了特區政府要勇於改革,不斷創新,敢於破局。如何創新?如何破局?《哪吒》系列的創作思維和實踐,可作借鑒。

  《哪吒》系列的成功,絕對具備創新的思維。然而,創新不是一個口號,創新背後必需要有熱誠和苦幹。餃子團隊在創作《哪吒1》時,劇本前前後後改動66次,製作接近3年,共有5000多個初版設計鏡頭、1400多個特效鏡頭,才剪接完成整個製作,於2019年發行放映。餃子說製作期間,中國動畫正處於一個非常弱勢的地位,「所以全行業憋着一個勁,想憋出一個好作品,不顧一切地投入」,所有人都有一股勁想證明自己,打破觀眾對中國動畫的成見。

  今天也有人對特區政府能夠打破經濟困局持悲觀態度。特區官員需要的不是口號,是幹勁,還要有餃子說的「以真心換真心」的的精神去拼經濟。今天,香港不能再以地產業翻身為救命鐘,必須要另覓出路。在這個過程中,官員們會有敢試、肯試的精神?會有全情投入、不懼承擔的心態去發掘未來發展的新動能、新產業嗎?

  一直以來,官僚架構思維就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維。在我們今天面對巨大財赤的困局下,繼續不做不錯,只會由困局走入死局。要創新,必有做錯的機會,但官員們不應因噎廢食,而是要更貼心地工作,把政策、措施的前期規劃做得更精準,把做錯的機會減至最低,也要不忘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經驗,以此基礎去推動施政,香港才能破局,才能打造一個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香港要拼經濟,要抓緊機遇,官員們要以餃子團隊的創作、製作的歷程為啟示,以幹勁及不顧一切的投入和實踐,證明香港做得到的精神。唯有如此,香港經濟的未來,才可以重新開局。

黃麗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