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名錶穩步攻內地 迎合「大款」口味

       逾二百五十年歷史的瑞士著名鐘錶製造商及品牌江詩丹頓,上月中剛完成在尖沙咀舉行的全系列高級腕錶巡展,這是品牌闊別七年後,重臨香港舉行珍藏展覽,亦是品牌跨越兩年的中國巡迴展其中一站。十年前,品牌正式打入中國市場,外表實而不華、講究傳統手錶工藝、價值不菲,卻非內地豪客熟悉的口味,但通過多次展覽的教育及循序漸進的市場策略,今日,江詩丹頓在全國建立了二十三個銷售點,並成功培養了一批忠實的收藏及愛好者。
      早於去年九月,江詩丹頓已在中國北方八城市舉辦展覽,今年九月則在南方八個城市包括香港、澳門、廣州及深圳展出。這反映內地已成為江詩丹頓最重要市場之一,但它亦未有放棄香港這個早於半個世紀前已發展的市場,去年更在尖沙咀設旗艦店,有瑞士製錶師坐鎮,為顧客提供售後服務。
      「本地的客源一直穩定,亞洲尤其東南亞人,對手錶、服飾等名牌消費一直較歐美人多。目前江詩丹頓每年全球產量只有一萬八千枚,分配到不同地區,香港獲分配的產量是世界頭三位,中國亦在頭八位。」
      產量分配中港佔首八位
      江詩丹頓香港及中國區行政總裁黎思強坦言,本港有不少高級腕錶愛好者和珍藏者,但說到消費力及客量增長,始終以內地遊客最多,「香港人口增長不多,消費者亦較理性。但近年內地客增長較大,在尖沙咀店,操普通話的亦較多。隨着內地人對世界的認知和眼光擴大,香港過去所扮演的櫥窗角色亦漸減褪。」
      自二千年開始,江詩丹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內地一線或二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大連、瀋陽等共有二十三個零售點。黎思強說,江詩丹頓按部就班在內地發展,通過展覽「教育」內地消費者對品牌的認識,「內地是發展中國家,對我們的品牌認識不深,而且江詩丹頓走高級工藝、複雜手工路線,外觀上沒有鑲滿鑽石,其價值很難在外表上看到,需時間把它的特性及品質,讓當地消費者認識。」
      多辦展覽讓消費者認識
      他回想,十年前,在內地首次辦巡展,江詩丹頓鐘錶製造廠把百多枚腕錶帶到內地,還把日內瓦博物館的三十多枚古董珍藏都帶去,「相信在眾多品牌中是史無前例,我們沒辦一個星光熠熠、有明星代言人的晚宴,因為真正的明星,是自己的產品,展覽目的是培養將來的客人,展示瑞士手工造錶藝術。每枚展示的手錶,都有一個號碼,當有客人問價時,我們才告知,但有十多枚陀飛輪及高級工藝手錶,就明碼實價標明,作用是讓來看展覽的客人問:『點解要二百幾萬咁貴?』,這樣我們就可解釋其價值所在。」
      但當三四年後,第二次巡展舉行時,已不可同日而語,「那時內地客已經是問:『我要訂,幾時有貨?』內地市場確實增長好快,但我們不是那種顧客要甚麼就賣甚麼的品牌,全球年產量萬八枚,以中國的需求,完全可消化。但品牌要精益求精,每件產品都慢工出細貨,要有江詩丹頓的DNA,製造廠堅持質量行先,不會因需求大而大量生產。」
      他不諱言,站在市場的前線,有時內心也很矛盾,「內地不少顧客,只得一個『等』字,很多時訂了貨都要等貨到,但製造廠就要按既定規律生產,確實有些客會等不切,去買其他牌子,有時自己心裏不舒服,為何白白讓客流走,但想深一層,這才是品牌能流傳二百五十多年,生存到今天的原因。」
      海嘯後彈升快分貨更多
      ○八年,上海成立了「江詩丹頓之家」,首創「閣樓工匠」駐守,設有私人訂製手錶服務,並設有十八個「保險箱」,提供腕錶存放的服務,「我們選擇性的,會揀一些對傳統手工錶認識較深的收藏者,除讓他們將最鍾意、最珍貴的藏品安全存放外,亦提供一個聚會地方,讓收藏者互相研究,保險箱使用人更可容許我們的工匠,定期替他們把藏品維持最好狀態。」
      他又說,○八年金融海嘯,令歐洲和美洲市場對奢侈品市場需求放緩,但黎思強說,這反而對亞洲市場有利,「亞洲包括香港及內地市場的影響相對細,因全球限量分配,結果我們就因此分配到更多的貨源,而海嘯之後,亞洲市場亦反彈得最快。我相信,中國市場將繼續起飛,手錶收藏者將超越香港。」
      


■黎思強說,集團在內地進行巡迴展覽,令內地豪客認識品牌之餘,更培養忠實的收藏家。
■黎思強說,集團在內地進行巡迴展覽,令內地豪客認識品牌之餘,更培養忠實的收藏家。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