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來辭——情緒

  愈是艱難,愈要發掘樂事,這是身在大時代的活法。有見及此,執筆都偏向小情小趣,為求苦中作樂。
  只是體內擁有傷春悲秋的顯性基因,目睹天災人禍,難以無動於衷。特別是過去數年,動筆起稿前,需花上頗長時間去收拾心情。
  這個星期,不知道是天災無情?還是壞事總愛接二連三?全球疫情陰霾下,多地下雨成災,而且來得急速又猛烈,破壞力驚人。
  一幕幕受災畫面,讓人極難過。接着傳出東京奧運會,因選手村多人染疫,並有擴散跡象,或許要選擇取消。加上國與國之間的角力,緊張局勢隨時擦槍走火。還有網上不少人,以愛之名去互相討伐。而在我眼裏,內心充滿仇恨,絕不懂愛為何物。仍未計算社會上那些瘋狂的人,頻繁地造出荒誕的事;苦中也要作樂的信念受到重大考驗。
  常謹記:「苦笑做人歡笑也做人。」任誰都沒有仙丹靈藥,化解眼前種種困局。因此悍衞「心情」走更遠的路,值得你我花時間和精力的。
  例如每天起來,首要梳理情緒。假若是低沉沮喪,就吃一頓豐盛早餐。還未見有紓緩跡象,便拿起筆將感覺、相關事件,像撕洋葱一片片寫出來。在不驚動任何人下將情緒安放,是方法之一以供參考。
  一直受傳統觀念影響,導致輕視、逃避、否定情緒,甚至怪責情緒的存在。久而久之,負面累積帶來雪球效應,繼而跌進自設的深淵,跟快樂漸行漸遠。
  人們是需要確認、面對、認知身上的情緒,它並不是甚麼壞東西的。作為身邊人,對上述情況持有相同看法,且不加批判,就是最大的支持。
  此時此刻,拿出胸襟放下成見,互相扶持是彌足珍貴。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