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來辭——211

  以下的分享,根據宋晏仁醫師的視頻解說,並且本人貫徹執行,以第一身的感受來筆錄。所有內容只供參考,請詢問相熟醫生,提供專業意見。
  這數年來遇到一大難題,就是出門前緊張而肚瀉。因此避免外出使用洗手間,我選擇不進食,直至回家為止。然而外出需要體力,只好飲用熱量飲品,提起精神之餘,希望減低肚瀉的機會。
  這招附帶不良效果,就是回家放鬆後,整個身體、精神狀態下滑,導致癱軟在牀上。那種虛弱,甚至引發感冒發燒。
  有天無意中看到宋醫師的視頻,介紹211餐盤食法,主張「水、肉、菜、飯、果」的飲食順序,蔬菜佔1/2,蛋白質和全穀類各佔1/4。簡單來說,餐盤多大也可,蔬菜份量佔上一半面積,另一邊再劃分為蛋白質及澱粉質各半。
  為何有飯食順序?也是吸引我去實行的主因。將澱粉質放到最末,可避免分解後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導致血糖瞬間飆升。同時升得快也跌得快,繼而身體渴求攝取更多相關醣類食物。
  衷心感謝宋醫師的提點,跌進惡性循環而不自知!為了有充足體能迎接生活大小事,穩定胰島素分泌刻不容緩,而且執行211後有相應效果。
  例如心跳由每分鐘130降至111,失眠情況明顯改善,身上炎症反應減輕,頭腦亦少了以上負擔而清晰。至於肚瀉情況,就有待觀察。而且食法不繁複,不用餓肚,吃喜歡的。執行起來,不礙眼又不驚動任何人。
  加上好友建議168進餐時間,便將兩者同步進行。溫馨提示,第一至三天是適應期,建議多喝水,提早入睡去緩解。假若同路人有以上身體狀況,有興趣者不妨搜索相關資料。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