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原一生,盡是歡聲與淚影

楚原離世,資深影評人舒琪在臉書上形容:「冇楚原,冇徐克;冇楚原,UFO/新藝城會冇咗幾部重頭戲;冇楚原,邵氏歷史會改寫;冇楚原,冇古龍電影、武俠片會唔同咗發展同面貌;冇楚原,粵語片會更早息亡……楚原導演,不論是粵語片抑港產片年代,都是最重要和最出色的創作者之一。」但這位白髮蒼蒼的智慧老者,卻說自己「無咩成就,受之有愧」,更拍下好多「仆街片」……到底邊句係真?

馮寶寶慘過安達祐實

楚原於1934年出生,父親是著名粵語片影星張活遊,耳濡目染下他二十出頭便入行,1958年拍了首齣個人電影《湖畔草》,1960年拍父親主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戲成名。當年他找爸爸演爸爸,監製白燕演媽媽,還有非常可愛、我見猶憐的童星馮寶寶演女兒,她在街一邊乞食一邊說:「我依家又口渴又肚餓……先生好心哎~好心哎~」成為最難忘一幕,當然還有那首一響起就覺得慘絕人寰的小提琴配樂,加起來的悽慘程度肯定超越東瀛《沒有家的女孩》安達祐實那句:「可憐我便給我錢!」

《可憐》劇本非原創

《可憐》劇情催淚,由媽媽重病、兒子行乞、女兒寄養、爸爸嘔血、最後全家自殺(幸好臨崖勒馬)……或許你覺得很狗血,但楚原說自己是受外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啟發,片中劇情全都來自本地新聞:「沒有一個是自己創作。」那個年代,做老師有風骨,真的可以餓死街頭。況且「狗血」其實是因為這數十年間我們看過太多類似的劇情,1960年的觀眾卻是經歷第一次。《可憐》奠定楚原影壇地位,後來更入選「最佳華語片一百部」,真正成為香港電影界的「邊個夠我慘」No.1。

用愛做復仇武器

楚原拍過不少類型電影,堪稱香港Stanley Kubrick,而且還要是量產型,但他自己說最愛始終是拍文藝片。1962年,他與父親張活游、女友南紅創辦「玫瑰影業公司」,用文藝片《含淚的玫瑰》打頭陣,楚原做編劇、吳回做導演,謝賢跟胡楓演畫家,南紅是愛人,單是這個戲名這個陣容便知是蕩氣迴腸式的浪漫感人,兩男一女無嬲得個慘。楚原之後還拍過《冬戀》、《舞衣》與《小樓殘夢》等,男女主角一開口便是文藝腔,那時台灣文藝片還在萌芽階段,楚原的浪漫主義已洋溢於作品中。1972年他拍的《愛奴》更是香港最早期以女同志為主題的電影,片頭貝蒂在床前寬衣解帶翩翩起舞,然後跟何莉莉虐與被虐愛恨癡纏,下體滴蠟更呈現SM況味,不過楚原卻說是張徹武俠片的延伸,用愛做復仇武器。《愛奴》成為楚原其中一部代表作。

楚原打贏李小龍

《愛奴》之後,楚原另一個高峰是197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話說開戲前有段故:當時李小龍正如日中天,票房都是嘉禾鄒文懷一人獨攬,邵逸夫正想盡辦法與之抗衡。那時候話劇《七十二家房客》在上海大熱,邵逸夫要楚原改編成電影,楚原提出兩個要求,第一是只能以廣東話拍攝,他認為只有廣東俚語才可以跟觀眾產生互動;第二是起用EYT主持,因為《歡樂今宵》當時日日播個個香港人都睇,因此大家在大銀幕上才能看見何守信、沈殿霞成為房客。楚原這兩個要求,用今時今日的一句話形容就是「入屋」。結果《七十二》票房大收560萬,贏了當年《龍爭虎鬥》的330萬。楚原打贏李小龍,相信世上鮮有人能做得到。

楊千嬅對黑玫瑰

除了文藝片、情色片、溫情片,楚原也拍過喜劇,像《玉女添丁》、《聰明太太笨丈夫》,還有當時受荷里活《007》啟發的動作片《黑玫瑰》,而且屢有破格創新,像改編唐滌生的《玉女添丁》要當時走玉女形象的陳寶珠代姊大肚,就像現在叫杜小喬著喱士內衣跳鋼管舞一樣玩很大。這些經典喜劇後來都被翻拍,像馬偉豪翻拍楊千嬅版《玉女添丁》,扮大肚錯摸橋段從來百看不厭;還有劉鎮偉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當中所謂諧仿其實都只因黑玫瑰形像太經典、橋段太深入民心,劉導演藉此片替整個粵語長片年代來一個致敬兼總結。相比翻拍的後來者,始作俑者永遠最矜貴,楚原有遠見有前瞻性、老闆又肯畀錢、最後觀眾又受落,整個過程就像買鋪大細。戲如人生,開戲則如賭博,而從來無人可以永遠做贏家。

方逸華的兩個極端

而為楚原寫下更輝煌一頁的,是他拍古龍武俠片的時期。大家都記得頒獎禮上楚原說出被方逸華奚落的事,但他們二人其實也曾渡過好時光,那就是在楚原拍古龍武俠片的年代。1976年,楚原在倪匡協助寫劇本下拍攝《流星‧蝴蝶‧劍》(倪匡稱此片具《教父》元素,第一幕已是露點床戲),之後長拍長有,像《孔雀王朝》、《天涯‧明月‧刀》、《楚留香血海飄香》、《白玉老虎》等。有一次楚原剛拍完《三少爺的劍》,方逸華問他:「之後開什麼戲?」他答:「《多情劍客無情劍》。」「劍」字也未說完,方逸華便立即向全世界說:「發通告!後天拍《多情劍客無情劍》!」這件事與後來楚原拍《天龍八部》時被方逸華怒罵他不懂拍電影、然後一手撕爛其通告的情況形成極端對比。只好說一個人無論如何才華出眾、拍了一套叫好叫座、流芳百世的作品,但投資一方的角度卻不是要一套、而是要你每一套都叫好叫座、流芳百世……又或只需叫座。

Gigi姐最敬重阿謹

除了拍電影,楚原也很提攜後輩,其中一位是馮淬帆。當年馮在麗的主演過幾部劇,楚原便邀拍電影《黑玫瑰之三之紅花俠盜》,從而投身影壇,亦成為楚原首徒,後來更成為導演。我曾有幸訪問過黃淑儀,問Gigi姐一生最敬重的人是誰,她說是馮淬帆:「當年只有阿謹導演懂得一些嶄新拍攝手法,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人。」可見成為楚原首徒確實獲益良多。在2017年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予楚原的,正是馮淬帆。另一位受楚原影響甚深的,正如舒琪所說是徐克。1981年,徐克憑《鬼馬智多星》獲金馬獎最佳導演,而不少評論認為這齣戲是「披著現代外衣的楚原武俠片」,後來徐克的《蜀山:新蜀山劍俠》、《倩女幽魂》等作品也充滿著楚原武俠片「以虛代實、唯美浪漫」風格,被視為楚原電影美學觀的延續。

楚原後期不「仆街」

至於楚原說自己拍過的「仆街片」,如果以市場學來定義,相信是指一些票房慘淡的電影,例如《朱怨門》、《香港73》、張國榮梅艷芳的《偶然》,還有據說是李嘉誠在飯局中建議邵逸夫開一齣講潮州話的《辭郎洲》。而事實上楚原後期的電影並未如他所說般「仆街」,像1988年的《大丈夫日記》(1964年楚原已拍過,當時男主角是張英才)首歌我依家都識唱:「大丈夫~是我嘩~OH VERY NICE~」;《小偷阿星》被說粗製濫造但其實已能看見周星馳無時無刻塑造自我形象,楚原賦予他足夠空間盡情發揮,而且票房也有800萬,如果這樣也叫「仆街片」,那就真的是萬般皆下品。再者,票房低被嫌棄被侮辱,楚原有因此而愁雲慘霧嗎?他曾在訪問中說:「每個導演都想票房賣座,但強求不得,我是不計較的,但是每當拍完一部自己認為不錯的電影,就份外開心,遮都遮唔住那份快樂。」

像智慧老人像尊佛

楚原的下半生,離開了邵氏後甘願走到幕前做綠葉,繼續在影圈以不同崗位享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段時期也令更多觀眾認識誰是楚原:《卡拉屋企》和藹可親的「白頭佬」,不時說幾句看透世情的金句,像一位智慧老人;張衛健版《西遊記》的「如來佛祖」,名正言順跟大家傾佛偈,令他真人看起來更像一尊佛;最記得是他客串《精裝難兄難弟》,楚原以「電影之神」身份出現,教訓戲中模仿王家衞的「王晶衛」(黃子華飾),說:「粵語片好失禮你咩?你哋嗰代人全部都係食粵語片奶大咖~」楚原演的都是配角客串,出場不多卻深入民心,很多觀眾都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跟李翰祥、胡金銓、張徹齊名的大導演(四人合稱「四大帥」),更是香港武俠電影的開山鼻祖。楚原陶醉於幕前,沉醉於演小角色,身體力行自己的格言:「管他天下千萬事,閒來輕笑兩三聲。」

風水輪流傳 時勢造英雄

楚原對人生的參透,對於花無百日紅的時輪更替早已看化。獲頒終身成就獎時,他說人生像打牌,東南西北圈,到了北圈便要談笑風生,這也體現於他對電影一套很獨特的看法。他認為自己「無咩成就」,因為電影從來都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像在張活游、吳楚帆、張瑛年青的時候,沒有其他男主角可以冒出來,因為他們三個已佔了相當的位置。而他們老了,便出現謝賢、胡楓;跟著謝賢、胡楓等老了,便輪到狄龍、姜大衛;而狄龍、姜大衛老了,就到周潤發;接著周潤發跟人簽了約,不能拍,便出了個劉德華;之後因為劉德華貴,便到周星馳,全都是一個大形勢夾一個人出來。又例如袁詠儀可以冒出來,其一是因為劇本好,同時亦因為1992、93年時總是四個小生、六個花旦,把大卡士全部湊在一起拍一部戲。試問製作成本變得有多高?於是大家便去『搏』小製作,同時當觀眾對大製作失望的時候,很自然也會尋求另一種類型的電影,結果《新不了情》(1993)給觀眾幾好的感覺,也突出了男女主角。不過這不表示二人有票房保證,從古到今真有票房保證的偶像演員,其實數不出十個。」(《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3 ——楚原》)

後記:受之無愧 無負此生

回味楚原最後送給我們的一句話:「當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你便能很驕傲地說你無負此生。」楚原活出真我,成就終身,無負此生,不論影壇內外予以的讚賞與肯定,他絕對受之無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