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搶」內地客如何取勝|恒聲集
旅遊業作為本港的四大支柱行業之一,在產值方面其實與其他三個主要行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高端支援服務)相去甚遠,尤其在2019年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及2020年開始流行的疫情影響之下,旅遊業遲遲未能「回春」。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最行業數字,8月份的訪港旅客數字約407.77萬人次,雖然在暑假旅遊旺季的帶動之下按月環比增加約 14%,但這個數字仍然只相當於2017年至2019年同月份平均數的84%。縱觀今年首8月,訪港旅客累計達2055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約佔80.4%,達1652萬人次。
內地旅客對本港旅遊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其實不單止是香港,對於澳門、台灣、泰國等地,內地旅客都被視為提振旅遊業的重要拉攏對象。以澳門的銀河娛樂為例,其旗下酒店的十一黃金周酒店預訂已經爆滿,且大眾市場博彩收益自7月開始已恢復至疫情前100%水平;泰國方面則在近日宣布,將從9月底開始對中國遊客豁免簽證,為期5個月,以加速刺激觀光業發展;而台灣方面,旅遊業從業者亦在積極爭取內地旅客。
隨着內地日前宣布開放出境團體旅遊的國家放寬至138個,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所面臨的競爭亦日趨激烈。為了脫穎而出,香港可以在多個方面著手。首先,在宣傳方式上,除了傳統的宣傳渠道,必須通過社交媒體、短片平台等渠道進行精准推廣,與已經有一定觀眾基礎的自媒體帳號進行合作,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將香港的旅游資源和獨特魅力展示給更多的內地遊客。
其次,香港需要擺脫傳統的旅遊與零售結合的思維,開拓精品旅遊路線。受到匯率變動、名牌全球定價調整及內地抑制過度奢侈消費的影響,訪港旅客的高消費對帶動經濟的作用有限,但這對旅遊業而言卻並非完全是壞事。這種轉變,其實長遠而言對香港的旅遊業韌性有裨益,不少遊客疫後訪港都是為了參觀「香港故宮」、M+或是欣賞演唱會、藝術展覽等而來,或是對香港的本土文化有興趣,推動精品旅遊、文化深度遊等更進階的旅遊模式,可以推動旅遊業與金融業、文化藝術產業等高增值行業的聯動,促進香港整體經濟的發展。
此外,與內地相關機構合作,提高旅客的便利程度亦是重要的推動方向,例如簡化簽證程序及貨幣兌換手續、邊境通關服務、完善交通配套等,都能夠減少遊客的不便之處,更好體驗香港之旅。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