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康 - 不想天天只「印銀紙」 | 神耆商機
筆者多年來參與不同大大小小的慈善活動,有位前輩曾提示:「其實你身邊有很多有錢人,『捉到鹿要識脫角』。上一代慳慣,一蚊一毫都有血有汗,所以搵『富二代』捐錢最好,因為佢哋通常比上一代更熱心和慷慨。」
正所謂「善財難捨」,美國有研究分析指,「富一代」累積財富的過程多半充滿艱辛,因此深知財富得來不易,而不捨得大量捐出。而且,他們畢生為事業疲於奔命,大部分均能成為行業翹楚,但卻可能無暇關注世界其他議題。相比之下,第二代或從小接受國際化的教育,伴着互聯網在「地球村」成長,其世界觀和視野更廣闊,亦與父母輩有着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人生目標。
富二代做的慈善事業,往往遠超直接捐款和命名慈善機構的範圍。他們喜歡親身參與,甚至走在前線,同時他們關注碳排放、剝削勞工、永續發展、公平貿易和世界資源分配等更多不同範疇。有部分人或會認為,若只打理家族的生意,營營役役一輩子,每天只是「印銀紙」而已,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很多意義。
富二代大多會關注金錢以外,人生其他許多珍貴的價值,加上不希望「窮得只剩下錢」,因此透過參與非牟利活動,為社會作出貢獻,達至更高目標和成就感。
不過有位銀行家持不同意見,為父母輩抱不平:「『富一代』其實都搞很多公益項目,只係比較低調,才不廣為人知。老人家未有善用公關和互聯網的威力,把自己的理念和成就宣揚。新一代肯使錢,令自己在適當的時候有適當的曝光;上電視接受訪問、出訪各地等等,讓人留下他們熱心公益和關心世界的良好觀感,並非全是自然和湊巧發生的事。」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