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遊——十個中正拜中山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
  離浙江省東部沿海的奉化縣溪口鎮六百四十公里的台灣桃園大溪區,隔海相對,本來壓根兒沒甚麼關係。因蔣介石認為兩地清山綠水風景相似,於是將桃園改名為「慈湖」以追思其慈母王太夫人。一九七五年逝世後奉厝慈湖賓館,但至今未下葬。
  逝者已矣,本應蓋棺論定,但蔣介石死後不得清淨,或破世界紀錄。陵寢在二○一八年遭潑漆破壞,而他生前遍佈台灣各大學校或機關的銅像,也被拆掉放置到陵寢旁邊的銅像公園,熱鬧得來如同開銅像派對。
  二月二十八日是台灣和平紀念日假期,以紀念白色恐怖的二二八事件。在這個日子造訪這位二二八事件的主角人物,別具意義。初春桃園縣,桃花紅粉菲菲,和煦陽光照在身上,和那個血腥恐怖年代很遙遠。青青草地上,二百一十九個蔣介石紛至沓來,或一身戎裝騎馬颯爽、或手持拐杖慈祥和藹,殺我個錯手不及。還有身穿馬掛端坐在太師椅上的銅像,慢着,怎麼這個樣子還像長得有點不同?
  雖然兩人是中年亞裔光頭男人,但坐像明顯長得像蔣介石的襟兄、國父孫中山。為甚麼明明是拉倒象徵獨裁威權的蔣介石銅像,怎麼會拉倒了國父銅像呢?原來是有人錯將中山當中正,去蔣化運動如火如荼時,一不小心,連國父銅像誤中副車也拆,只好順手放在這裏,讓兩位親家團圓。這個園區別出心裁,將十個蔣介石銅像排成一圈,中央就端坐着他的襟兄,形成「十個中正拜中山」的趣致畫面。
項明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