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音樂不死

  二十年前,唱片業發生了兩件大事:七月份,官司纏身的音樂分享平台Napster停止服務,非法擷取音樂的巨頭被迫到末路;三個月後,蘋果公司發佈了iPod,開啟了數碼流動音樂播放器的一道大門。本來以為否極泰來,業界從此走出低谷,怎知那竟是另一個長達十四年的下跌期,生意再跌了四成,也就是一百億美元的差額。
  前幾天,國際唱片業協會公佈了最新一年的全球音樂報告。你以為疫情會嚴重影響業界嗎?沒有。去年全球唱片業收入按年升百分之七點四,連續第六年上升,自谷底累升超過百分之五十。若再升一成,就能回到那個「滿懷希望」的二○○一年的水平了。十四年失地,用七年來收復,也算是有交代了。
  過去二十年,聽過幾萬次「唱片沒得做」這種話。其實類似的話,我在業界最輝煌的八十年代就聽過。那時家人反對我課餘玩音樂,潛台詞是「搞音樂沒出息」。結果這「沒出息」的事我搞了三十幾年,這「沒得做」的行業也還未死。
  上星期,我去了一個電影工作者的講座。他入行多年,經歷過業界的高山低谷,任外面風言風語,仍堅信香港電影不會死。問他怎麼做,他答得簡潔:做好自己,培養年輕人。後來又插了一句,說電影有種魔力讓人全心投入,做到極致。
  我想,喜愛音樂也應該是這樣的吧。忽然我好像明白了那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
譚紀豪



更多文章